王微:中國消費市場的疫後恢復現狀及隱憂

來源:沈建光博士宏觀研究

6月6日,京東數科研究院召開了“疫情衝擊下的全球供應鏈變化和中國經濟前景”閉門研討會,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保良出席並做了“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分析和建議”的主旨演講。

祝保良認爲,我國政策的重心應該放在紓困上,還是放在拉動內需上。目前看兼顧了兩者,既要想辦法紓困,又要拉動內需。

新冠疫情的嚴重衝擊已經使中國經濟經歷了階段性供給衝擊和外部需求側衝擊兩個關卡。在後疫情時代,部分產業鏈遷出中國的風險日益凸現,給中國經濟的疫後恢復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也成爲政策的關注重點。6月6日,京東數科研究院召開了“疫情衝擊下的全球供應鏈變化和中國經濟前景”閉門研討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出席並做了“中國消費市場的疫後恢復現狀及隱憂”的主旨演講

王微認爲,目前消費市場的恢復速度在加快,預計五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降幅會進一步縮窄,樂觀估計的話能夠恢復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下降速度爲-1%或0。

以下爲發言全文:

王微:各位老師,非常高興有機會今天能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剛剛去外地做了一些調研。雖然在疫情過程中,我們利用統計數據、調查數據,乃至用一些大數據做了很多分析,但是感覺對很多問題背後的原因還是缺乏感受。所以,我們上週去廣東進行了調研。總體感覺廣東的經濟狀況還不錯,當然也有一些所謂的暗流湧動。

從目前消費市場的情況來說,我們感覺目前消費市場的恢復速度在加快,預計五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降幅會進一步縮窄,樂觀估計的話能夠恢復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下降速度爲-1%或0。這是消費市場恢復的總體情況。當然,它的恢復速度與工業生產、製造和投資的恢復速度相比來講,還是要慢一些。

在整個消費市場的運行過程中,一方面目前商品消費略好於服務消費。在商品消費裏,現在汽車的恢復情況還算不錯,但據說也出現下降的勢頭,增勢不如前一階段好。在剛需裏,食品的恢復情況還不錯。家居、建材、裝飾、服裝等大額商品消費增速恢復相對較慢。更關鍵的是,服務消費的恢復還是不太理想,譬如五一長假的人均消費額只恢復到去年的50%左右,當然,四月份清明節的人均消費額只恢復30%左右,這麼看起來恢復情況是在好轉,但仍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旅遊消費的恢復速度不盡如人意,主要還是受疫情的影響,譬如疫情安全防控措施導致旅遊景區限流、跨省旅遊市場沒有完全開放、旅遊需要預約等等。以北京市爲例,北京市的旅遊市場恢復相對最慢。往年北京旅遊的消費市場規模有6000億元左右,其中5000億來自國內各地居民到北京的旅遊,還有將近1000億是國際旅遊,剩下的零頭纔是北京本地人的消費。現在五一的旅遊消費以周邊遊和郊區遊爲主,主要的旅遊消費並沒有恢復。跟旅遊和休閒聯繫在一起的是文化、娛樂行業和體育健身等行業的恢復相對都比較緩慢。以上是目前我們在消費方面看到的主要情況。

對於下半年的消費恢復情況,我們覺得還是有些隱憂。一些調查數據表明,部分老百姓對疫情後續的不確定性還是有很多擔心。即使昨天北京已經宣佈安全防控降級,大家在高興的同時仍然有很強的防範心理。今年的收入預期普遍有所下降,而且低收入階層對收入預期下降的判斷更爲負面一些,中等收入略好。同時,伴隨收入預期的變化,儲蓄傾向加快提升,表現在銀行居民存款快速上升,可能會對下半年整個消費市場進一步恢復或者實現更好增長造成較大問題。從全年來看,可能消費市場上半年小幅負增長,下半年恢復正常增長,但是很難恢復到往年7%或8%這樣的高速。這也是我們觀察到的比較重要的現象。

另外,我們覺得今年CPI價格的變化非常值得留意。目前CPI的同比漲幅從高位快速下落,年初CPI指數還在5.4%,2月份爲5.3%,3月份和4月份的月同比漲幅分別快速下降1個百分點,而且環比下降也在加速。同比和環比雙雙大幅下降的趨勢背後反映出需求的總體情況。我感覺需求的恢復情況也不那麼理想。更重要的是影響CPI價格保持穩定或者在下半年新漲價的因素在變少。1月至4月新漲價因素非常小,只有0.1%,主要是由去年價格翹尾因素造成的,再加上服務價格目前很難回升,所以總體來看,6月份以及下半年可能還會延續C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的趨勢。我們感覺上半年應該能夠停留在3.5%左右比較合適的區間裏。到下半年年底,CPI指數會回落到2%,或者更低一些,到1%。多少有點通縮的趨勢,核心CPI始終穩定在1%左右。總體來說,CPI的運行態勢預示着我們目前國內供求的格局值得高度關注,特別是需求的恢復情況,對整個國民經濟循環和穩定運行有很大影響。我認爲促進居民消費需求這部分要給予比較多的政策關注。

從房地產的形勢來看,它大體上處在市場恢復的過程中,尤其是4月份和5月份的全國房地產成交量加快上升。價格總體穩定,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城市、個別區域以及個別項目的價格出現快速上漲的趨勢。總體價格平穩是目前房地產的大格局。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還沒有完全恢復到往年的同期水平,應該在下半年纔有可能恢復到往年的正常運行水平。

我們這次在廣東調研有幾個突出的感受:第一,現在房地產市場更加關注的是漲價問題。從各種報道來看,好像房地產價格都在漲,但到廣東調研以後,我們突出的感受還是冰火兩重天,比如南山區等深圳的熱點區域,房價漲的很快,房價也很高,但是其它區域基本沒有漲。不同區域和不同地段的樓盤在價格上差異比較大。總的來說,熱點區域、熱點樓盤和熱點地段的房價漲幅很快。深圳的房地產市場總體來說供不應求,再加上貨幣供給相對充裕,對新樓盤價格的管控讓大家認爲買到還是賺到,所以買房的情緒比較高漲。冰火兩重天的另一個表現是,不同類型的城市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情況也相去甚遠。除了深圳、廣州和佛山,我們調研的其他城市基本上房價穩定,有些城市的房價甚至在下滑。總體來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非常分化,很難用一句話或者一個尺度來衡量。

第二,談到房地產調控政策,大家對不同地區如何實現一城一策調控還有很多不同認識,而且很多行政管制措施沒有放鬆。一些經濟發展不太好的地級市或者縣級市可能還是有希望加快房地產市場放鬆的內在要求。深圳等過熱的城市希望中央更多放權,然後給他更多的管控措施保持房地產穩定。各地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需求完全不同。

第三,要警惕寬鬆的貨幣環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的影響。深圳、北京和上海長期以來存在供給滯後於需求的問題,特別是深圳表現地極爲突出。在這種情況下,目前貨幣政策比較寬鬆(特別是房地產貸款),我們就需要特別留意。雖然人民銀行控制貸款導向的比例時沒有給房地產加大比例,但是由於總量加大,投入到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勢必也會增加。

此外還要考慮其它貸款放寬的情況。比如按照國務院調控機制的說法,今年新增貸款中有40%要用於中小微企業。深圳有大量中小微企業可以拿到貸款,但是沒有對這些貸款提出具體投向或者用於恢復生產的要求,因此有些資金有可能再度流入房地產市場,而且它們的利率水平比較低,有些小微企業還能夠拿到政府貼息。這部分資金現在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就是深圳樓市可能又被炒起來。房地產市場內部還是存在一定風險。

此外還存在着其它風險,比如廣東省的調查顯示,房地產企業中資金困難、經營難以爲繼的企業不少,大概在三千多個房地產開發企業裏佔到10%左右。這些企業目前面臨着很大的資金鍊斷裂風險,也是地方政府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

目前,境外資金開始通過一些渠道流入國內市場,雖然現在佔比不大,但是流入速度很快。有些外資流入房地產開發企業融資,還有一些通過個人渠道和地下錢莊流進個人渠道。目前境外資金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追逐還是有跡可循。這是我們觀察房地產市場時看到的比較大的問題。

總體來講,目前還是比較穩定。值得關注的是,在房地產金融政策整體比較寬鬆、利率水平還會進一步下降的態勢下,前期表現是正常的需求釋放,下一個階段有沒有可能出現投機?很多大城市都有房價管控,新房價格和二手房價格存在倒掛,所以房地產領域流行的一句話叫“打新”,也就是追逐新盤,通過打新謀求短期營利,然後推高住房價格。這種情況在北京、杭州和深圳等熱點城市還是存在的,所以要給予它們高度關注。

第四,地方財政風險。六保之一是保基層穩定運行。在經濟形勢恢復過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還是對房地產有很強的依賴,大家也可以看到目前推地和拍地的情況還是比較活躍。房地產企業的資金情況有所好轉,拍地也是大勢所趨。佛山的經濟情況比較好,今年上半年幾塊地拍的都非常順利,而且溢價率比較高。去年九塊地都流拍了。背後當然也有地方政府的要求,但更重要的還是這些年來佛山市基礎設施的改善,提升了原有流拍地塊的條件,尤其是廣佛同城效應很高,推動了某些地方的土地溢價率加快提高。不過目前更多城市的拍地效果並不是特別好,溢價率也不高,但是地方政府還是急於推出拍地,再加上一些稅收方面的問題,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依賴性會比前期更高一些。我們感覺到需要在加強“一城一策”調控方面給予地方更多指導,同時在地方經濟快速恢復方面給予更多支持。這是我們在調研中的一個突出感受。

談到國際產業鏈,我們最近也跟一些跨國公司有些交流。目前不同企業從不同角度對產業鏈風險得出的判斷差別非常大。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很強,而且中國擁有非常強大的市場,需求訂單也很多,所以從大的方面來講,大多數跨國公司與政治家的判斷是不完全一樣的。以醫療供應鏈爲例,現在很多國家都需要回撤相關企業,比如生產防護用品的企業,但是這些企業覺得這個事情很難持續,如果沒有政府資金長期支持,他們的成本不可能維持生產。很多跨國公司認爲全球產業鏈的重新重構和調整不一定像現在中美爭端的情況下這麼快。

另外,上上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國際知識交流中心跟拉美開發銀行做了一場交流。他們問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們現在擔心的是外部斷供,但拉美國家也非常擔心中國經濟發展對外部需求的持續性。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我們強調內循環、強調自我配套以後,還能不能從他們那裏繼續大量進口,特別是對他們的大宗商品、資源性產品和零部件的需求。

所以,我們研究產業鏈風險時既要有數據分析,還要分析市場反映。我就想說這麼多,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