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日,總逃不過這愈演愈烈的熱!

對於每一個被熱到 沒食慾的人來說,“ 喫什麼”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爲突出!

每當這時候總一款 麪食的銷量會快速增長起來,那就是 涼皮!

涼皮是特別常見又接地氣的涼菜,春夏秋冬的餐桌上總少不了它的身影。天氣熱的時候喫一口解乏又消暑,天氣冷了可以加些辣子,不但爽口還不會胃寒。

《本草綱目》上說:“米能養脾,麥能補心。”可見喫涼皮有一定的食補作用!

最早的涼皮起源於 陝西。 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期,距今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

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究一下正宗的 陝北涼皮味道究竟如何!

陝北涼皮

食材清單

鹽 3克 薑片 8克

鹽 30克 白胡椒 5克

桂枝 5克 肉蔻 4克

白蔻 2克 茴香 2克

畢卜 2克 生抽 30毫升

丁香 1克 甘草 5克

桂皮 5克 良姜 2克

米醋 30毫升 花椒 10克

八角 10克 秦椒碎 300克

麪粉 500克

烹飪步驟

步驟 1/26

將麪粉中加入食鹽,攪拌均勻

步驟 2/26

將水倒入麪粉當中,夏天倒入涼水,冬天倒入溫水

步驟 3/26

用手攪拌,揉成麪糰

步驟 4/26

直到揉到面光、手光、盆光爲止

步驟 5/26

之後在面盆中注入清水,將麪糰浸泡在其中,等待30分鐘。用手開始慢慢抓揉麪團,逐漸讓麪糰中的麪漿滲透出來

步驟 6/26

洗完一盆水後(盆中的水完全變成麪漿),將麪漿過篩倒入另外一個容器中,過篩後留在篩中的固體繼續放回洗面的盆中,繼續清洗

步驟 7/26

這樣反覆大約用3、4盆清水清洗面團,反覆抓揉,你會發現麪糰逐漸變小,其中的麪筋被洗出來了

步驟 8/26

麪筋在抓揉過程中有時會變散,這時要用手將其歸攏到一起

步驟 9/26

那麼什麼樣才叫麪糰洗好了呢?就是當面筋完全被洗出後,抓揉麪團的水邊清澈爲止

步驟 10/26

將洗好的麪筋放入清水中浸泡,以備上火蒸

步驟 11/26

之後取一個蒸鍋,鋪上溼潤的層布。將麪筋放入鍋中大火蒸熟,大約需要15分鐘

步驟 12/26

蒸煮的麪筋放在一旁晾涼備用

步驟 13/26

所有面漿都集中到一個大盆中,靜置在桌上,等大約5個小時

步驟 14/26

5個小時之後你就會發現,麪漿分成了上下兩層,上面是黃色透明的水,下面是濃濃的麪漿

步驟 15/26

用勺子輕輕地將上層的黃水撈出,注意手一定要輕一些,這樣避免將下層的麪漿破壞掉

步驟 16/26

鍋坐在火上,燒開鍋後,之後取一個平盤,在平盤上刷上一層熟油或者香油

步驟 17/26

將製作好的麪漿攪拌均勻,用勺舀到平盤上一些,轉動平盤,直到所有面漿鋪勻

步驟 18/26

將平盤放入開水中(注意不是隔水蒸,而是讓平盤整個漂在開水上),蓋上鍋蓋,大約需要2、3分鐘

步驟 19/26

看到麪漿變成透明的麪皮,冒泡表明麪皮成熟了

步驟 20/26

取出平盤,沿着平盤的邊緣用小刀劃一下,這樣方便將麪皮取出

步驟 21/26

麪皮一次可以多做幾張,每層面皮之間要塗抹熟油或者香油,這樣可以防止麪皮粘連在一起

步驟 22/26

喫的時候將蒸好的麪筋和麪皮分別切成塊和條,撒上黃瓜絲,調入油潑辣子、生抽、香醋即可

步驟 23/26

將10g的八角和花椒、8g薑片、各2g的良姜、畢卜、茴香、白蔻、各5g的甘草、桂枝、桂皮、白胡椒、還有4g的肉蔻、1g的丁香300g的秦椒碎混合在一起

步驟 24/26

把混合香料一同放入攪打器攪打均勻

步驟 25/26

在攪打器中的香料會逐漸變成碎末,攪打成小顆粒就好

步驟 26/26

打好的混合小顆粒與秦椒碎一起混勻。當然如果感覺這麼多的調料太麻煩,也可以直接用秦椒(而不用其他調料)來衝辣子,也是很香的。菜籽油放入鍋中,加熱到冒油,油中的氣泡變沒,之後放置到油煙消失,油溫變涼一些(注意這裏的油溫不能太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