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意味着新冠病毒能感染三文魚?)

6月12日晚,新京報發佈消息稱,北京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通過自查發現產品貨源爲京深海鮮市場,而其他的牛羊肉、豬肉、蔬菜、水果及相關設施中暫未發現新冠病毒,這一抽檢結果是6月12日早上收到的通知。

中國每年進口的冰鮮和冷凍三文魚約爲8萬噸,智利、挪威、法羅羣島、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都是主要的三文魚進口來源國,進口量逐年遞增。三文魚能否被安全食用受到廣泛關注。

由於流調溯源的工作仍在進行中,尚未知道是三文魚是在宰殺、運輸、包裝、切割過程中的哪一環節接觸到了新冠病毒。在微博上,甚至有些聲音開始懷疑活三文魚能夠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對於魚類和新冠病毒關係的研究還比較少,但已有的一些研究結果也表明了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相對較低。

今年5月1日,來自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團隊在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表了名爲SARS-CoV-2 spike protein predicted to form stable complexes with host receptor protein orthologues from mammals, but not fish, birds or reptiles(預測SARS-CoV-2病毒可以與哺乳動物宿主的受體蛋白同源物形成穩定複合體,但同魚類、鳥類或爬行類動物無法形成)的文章。

這篇文章分析了215種脊椎動物的ACE2蛋白同源物和TMPRSS2蛋白同源物與新冠病毒之間的作用,並得出結論認爲在哺乳動物之外,新冠病毒很難感染魚類、鳥類和爬行類動物。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就目前來看,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仍然很小。

更早之前的4月,《亞洲水產科學》期刊刊登了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等機構的專家共同撰寫的一篇論文。該論文指出,新冠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β冠狀病毒屬,而β冠狀病毒屬只會感染哺乳動物。而且,新冠病毒主要作用於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其病理影響主要集中於肺部。但除肺魚以外,魚類沒有肺,因此不易感染該病毒。

從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說明三文魚有可能攜帶病毒,攜帶的方式也有多種可能性。除三文魚本身受感染外,還可能是因液體、空氣、手接觸等方式附着在表面上,通過冷鏈運輸延長了存活期,最終遺留在案板上。

對於從市場上買回來的魚類,最需要做的是徹底煮熟——新型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加熱30分鐘即能有效滅活病毒。

延伸閱讀
  • 北京新發地市場暫時休市 超萬人將做病毒核酸檢測
  • 31省區市新增本土病例6例均在北京 新增境外輸入5例
  •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市長陳吉寧約談豐臺區負責人
李曦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金亭藩 責任編輯:李曦_NN258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