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部名爲《明月幾時有》的抗戰影片,將二戰時期香港人民抗日的英雄事蹟展現給了無數觀衆。而在片中,由彭于晏所扮演的“劉黑仔”,更是受到無數網友的好評。

劉黑仔,原名劉錦進,生於廣東寶安大鵬的一戶農家。19歲那年,因無法忍受侵華日寇的暴行,憤然加入東江縱隊,與日寇鬥智鬥勇。因爲他身體壯實,皮膚較黑,也被當地百姓稱之爲“劉黑仔”。

【“劉黑仔”(1919-1946),由他所領導的廣東抗日遊擊隊港九大隊短槍隊,是日寇心頭上的一根毒針,久久難以拔除。】

“劉黑仔”所領導的抗日隊伍要面對的,不僅有難纏的日僞軍,還包括心存芥蒂的蔣軍、地痞流氓、土匪黑幫等多股勢力。但在這位年輕的游擊隊長領導下,港九大隊短槍隊每每都能化險爲夷,除惡揚善。

1941年末,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劉黑仔”與隊長黃冠芳領着短槍隊10人進入九龍西貢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他們首先要面對的,便是多達60餘人的土匪。面對人數佔優的敵人,“劉黑仔”決定以智取勝。他與黃隊長領着8名戰士,假意要“投奔土匪”,與匪首李觀姐開懷暢飲。眼見衆土匪喝的迷迷糊糊,不省人事之際,“劉黑仔”突然拔出駁殼槍,黃隊長則敞開纏滿炸藥的胸懷,硬是把“鴻門宴”弄成了招兵大會,逼的衆土匪紛紛就範,乖乖繳槍。

在短槍隊的努力下,西貢地區的匪患逐漸銷聲匿跡的同時,抗日根據地也就此建起。

【“劉黑仔”的光榮事蹟,甚至被人制成了連環畫。】

【這張照片的左二者,便是“劉黑仔”。】

除此之外,“劉黑仔”還化裝成日軍巡邏隊,生擒日軍特務東條正大佐;送出假情報,讓六名日寇密探深入山洞,然後被手榴彈炸死...“劉黑仔”這個名字,也成了日僞軍最不希望聽到的名字。

日軍也曾出動過一個聯隊的兵力,在海空軍單位的配合下對港九大隊的遊擊基地:西貢、沙田實施過“掃蕩”,但其兵力不少爲“劉黑仔”的短槍隊所牽制;橋樑、機場也頻頻遭到“劉黑仔”的襲擊,最終使得來犯日軍灰溜溜地回到了九龍市區。

日寇投降後,“劉黑仔”出任東江縱隊粵北指揮部短槍隊隊長,活躍於南雄、始興一帶。1946年5月1日,他在領着10多名戰士出擊任務時,突遭蔣軍一個連的襲擊,傷亡慘重。爲掩護戰友,“劉黑仔”的大腿中彈,最終染上破傷風,壯烈犧牲。

“劉黑仔”犧牲了,只有27歲。但廣東百姓沒有忘記他,東江縱隊的老戰友們也未忘記他,

1980年代,英雄的骸骨從江西省遷回故鄉大鵬鎮,並立碑做傳,永遠爲後世所傳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