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場上的中共三大名將,每一個都是傳奇,最敬佩其中哪一個?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場抗日戰爭共歷經14年,給中華兒女帶來難以想象的沉痛災難以及難以估量的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平民就有900萬人死於戰火,800多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1000多萬人失蹤,另有9500萬人成爲難民。財產方面直接損失就高達313億美元,間接損失最少有204億美元,這還沒算上東北、臺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以日本運回國內的古董和金銀珠寶。

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多少中華兒女爲了國家的安定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在這場漫長而又艱難的鬥爭中,出現過不少抗戰名將,下面簡單介紹下中共三大名將,每一個都是傳奇人物!

第一位:彭德懷

彭德懷(1898年-1974年),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彭德懷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八路軍副總指揮。多次配合國民黨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在敵後不斷髮動羣衆,擴大抗日武裝,建立了很多抗日根據地。通過游擊戰不斷消耗日軍的實力。

敵後發動的百團大戰是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戰役,嚴重打擊了日僞軍的囂張氣焰,打出了八路軍的威名,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之後多次協助朱德等人發動對日軍的大反攻 。

第二位:林彪

林彪(1907年-1971年),生於湖北黃岡,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擔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和該師軍政委員會書記,負責華北抗日前線的作戰。曾與聶榮臻指揮所部一同設伏平型關,殲滅日軍精銳1000餘人,取得華北戰場上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一下成爲名動全國的抗日名將。平型關戰鬥結束後,率第343旅南下廣陽設伏,再殲日軍近千人,繳獲大批軍需物資。後因受傷前往蘇聯就醫,退出了抗日前線。

第三位:劉伯承

劉伯承(1892~1986),生於四川省開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擔任八路軍第129師師長,曾和政治委員一起,率部在太行山上和日本侵略軍展開激戰。之後指揮部隊先後夜襲陽明堡、設伏七亙村以及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晉東南反“九路圍攻”、冀南反十一路“掃蕩”、百團大戰中的正太榆遼等一系列著名戰役戰鬥,給囂張的侵華日軍打來沉重打。在敵後創建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次粉碎了日僞軍的圍剿和掃蕩,保護了很多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