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東西方分成兩大陣營進入了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進入了瘋狂的軍備競賽,但蘇聯除了陸軍比美軍強大外,空軍和海軍稍遜於美軍,尤其在海軍方面蘇聯比較弱,當時美國已經有100多艘航母,而蘇聯連一艘都沒有!爲了打破美軍的海上霸主地位,蘇聯急於研發一款可以威脅美國本土的核潛艇,打破美蘇之間的海上差距!

1958年10月,蘇聯的K19核潛艇建造,59年4月建造完畢,前後用了半年時間,也爲以後的災難埋下禍患,K19核潛艇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倉促服役,意義在於K19是當時蘇聯第一艘戰略核潛艇,具有遠航能力,對當時的美軍也個下馬威!

1961年7月,K-19號由扎特耶夫指揮下潛行到北大西洋格林蘭島附近,注意這當時是北約的控制範圍,艇浮出水面後核反應堆主循環泵和輔循環泵發生卡死,反應堆反應區溫度急速升高。反應堆溫度很快就超過了控制極限並達到了900攝氏度的高溫,而當時無線電系統也壞了,無法呼救,當時潛艇上攜帶着3枚核導彈,反應堆一旦發生爆炸,不但會污染海域和周邊國家,而且還會波及100公里外的美軍軍事基地,到時美軍肯定核反擊,世界核大戰不可避免了!

危急關頭,艇長和艇員一致決定組成一個7人小組,由潛艇上工程師和船員組成不顧聲明危險,潛入反應堆艙,切斷空氣調整閥門,重新焊接冷卻水供應管,從而安裝上備用冷卻系統。因搶救災難是避免了潛艇保住了,但有的人當場死亡,一週內7人相繼死亡,潛艇上其他人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幾年內20幾人相繼死亡,這些默默無聞的英雄挽救了人類一場核災難!

K19潛艇這次保住後也是多災多難,1969年,K-19艇與當時停車監視海域的美國攻擊潛艇小鯊號在巴倫支海海峽60米深左右的海域相撞,美國潛艇差點沉沒,美潛艇長準備發射魚雷擊沉K19,被別的潛艇長制止了,爲了避免美蘇核戰爭,72年K19又發生大火,造成28名艇員死亡,是全球潛艇死亡最多的人數,直到1991年退役,K19跌跌撞撞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