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是這家小塊頭店鋪的老闆,我是這家店衆多的老食客之一。如果去店裏喫飯正趕上沒什麼顧客的時候,我總是願意多坐一會和秦叔聊聊天的,他是個愛講話的人。

他告訴我,小時候家裏窮,住在山腳下,附近也就二三十戶人家,沒有幾家日子過得舒坦的。家裏總是缺米少鹽的,就更別提豬肉羊肉什麼的了。一年到頭能喫上點好的飯菜的次數一把手指頭都數得清楚。

他最喜歡母親做的茶油炒飯,他們那兒的山上種有茶樹,所以大家會集中起來榨一些茶油出去換錢,留一些品相不好的自己喫。茶油和其他的食用油都不一樣,他不會讓人覺着膩,而且老人、小孩或者孕婦喫了都有好處。

後來長大出了大山去外地謀生,在幾家飯館裏做學徒,手藝學得還算不錯,但是最後他還是更熱衷於茶油炒飯,於是便開了這家店。店裏的茶油都是精選過的,包括店裏的大米,都是秦叔努力找到的專屬進貨渠道。相比其他家的米油,秦叔的明顯要貴一點。

但秦叔覺得不打緊,一碗能出味道的茶油炒飯一定是要好油好米纔可以的,劣質的油米炒不出這些味道。顧客的味覺是靈敏的,什麼樣的炒飯好喫他們心裏自然清楚。

現在店裏的生意還是很不錯的,在附近只要提到茶油炒飯,絕對推薦秦叔家的。現在秦叔的女兒也過來幫忙了。年輕人的經營方式加上秦叔地道的茶油炒飯,想不受歡迎都難。

一碗地道的茶油炒飯,慰藉不僅是顧客的食慾,還有秦叔的思鄉情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