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黑人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虐待致死,全美髮生騷亂,據報道政府上下正在激烈爭論,是否要出動軍隊鎮壓。其實,使用軍隊鎮壓國內暴動這種事,美國人早就幹過多次。其中一次的帶頭人正是美國的二戰英雄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

這事發生在1932年,當時,一些參加過一戰的美國退伍老兵發起示威,要求政府發放之前承諾過的參戰補助金。

對戰爭期間參戰的士兵發放戰爭補助金的做法始於1592年,當時英國國會立法,爲殘疾的退伍軍人提供醫療服務,併爲參戰士兵發放補助金。後來英國在北美殖民,將這個法案在全美推行。

1776年美國建國後,繼承了這項政策,按月爲殘疾的退伍士兵提供補助金,金額相當於當時普通美國人月薪的一半。後來,這項福利政策逐年擴大,補助範圍不僅限於在世的退伍士兵,連那些陣亡將士的妻子也能享受到相應的福利。

後來,戰爭補助金逐年提高,改爲一次性發放現金加土地,一個普通士兵在戰爭結束後可以得到80美元外加100英畝土地(相當於40公頃),補助金水準隨着軍銜逐級上升。

這種補助金髮放註定不可持續,主要是因爲土地的發放成了嚴重問題。尤其是在田納西州,大約40%的耕地都作爲補助金的一部分發給了退伍軍人。於是到了1860年,戰爭補助金改爲只發放現金。

巴頓將軍

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爲爭奪殖民地爆發美西戰爭。但是戰爭結束後,美軍退伍老兵並沒有領到補助金,直到一戰結束後的1918年,他們每個人才領到60美元,實在少得可憐,老兵們個個不滿。而參加一戰的老兵更是沒發一分錢。

1919年,美國退伍軍人協會成立,開始幫助退伍老兵爭取他們應得的利益。幾經努力下,美國國會在1924年通過法案,爲每一位退伍老兵提供補助金。在國內服役的士兵按服役時間計算,每天至少支付1美元;在海外服役的士兵,每天的標準至少爲1.25美元。

後來成爲總統的艾森豪威爾

但是美國政府一時間拿不出這麼一大筆錢,於是爲每個退伍老兵發放補助金證明,承諾將在20年之後他們可以憑藉證明支取這筆錢。然而1929年,大蕭條降臨,大批退伍老兵失去工作,沒有生活來源,爲此他們要求政府提前支付補助金度過難關。

當時的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表示,政府現在也沒錢,沒法支付給這些退伍老兵。雙方僵持不下,大規模示威遊行爆發,退伍老兵們帶着親朋好友一起,走上街頭,向政府提出抗議。

1932年1月,25000名示威者從賓夕法尼亞殺到華盛頓,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活動,掀開了騷亂的序幕。3月份,大約1萬名退伍軍人連同他們的家屬一起來到華盛頓。他們在安那考斯迪亞河南岸安營紮寨,而從他們的營地出發,越過第11街大橋,對面不遠處就是國會大廈。

抗議者的營地

當時的美國人將這個營地稱爲“補助金營地”。此後幾個月,從全美各地陸續趕來許多退伍軍人和他們的家屬,陸續加入“補助金營地”。這些人到這裏以後,開始長期駐紮的打算。營地內婦女兒童組織起來,負責後勤保障,而退伍軍人則負責營地的治安,規劃每天的遊行計劃。營地內甚至修建了衛生設施,整齊劃一地修建了道路。總之一句話,他們要在這裏紮根下來,不達目的就不走了。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來自德克薩斯州的國會議員萊特·帕特曼曾經提出一個法案,提前支付這些退伍老兵的補助金,但是遭到了參議院的否決。最終,美國國會只同意支付這些抗議者的回家路費。

抗議者在國會大廈前的草坪上駐紮

僅有92個人接受了回家的火車票,絕大多數抗議者依然留在營地,繼續抗議行動。僵持之下,美國政府終於不耐煩。1932年7月28日,總檢察長威廉·米歇爾下令清場,華盛頓警方闖入抗議者營地,雙方發生激烈衝突。對抗中,警方開槍射擊,兩名抗議者中槍後不幸身亡。

怒火萬丈的退伍士兵發起更大規模的對抗,他們拿起棍棒等鈍器朝警察發起反擊,警察最終被他們打跑,騷亂徹底失控。爲了控制局勢,胡佛總統下令國防部派遣軍隊前來鎮壓,大名鼎鼎的麥克阿瑟將軍奉命趕到。

抗議者與警察對抗

麥克阿瑟當年52歲,任職美國陸軍參謀長。在政治立場上,他是一個強硬的右派,對於鐵幕的另一邊懷有深深的敵意。在他眼裏,這次騷亂背後,有親蘇勢力在鼓動,因此在接到命令那一刻,他就決定要用鐵腕對付這些退伍老兵。

7月28日下午,麥克阿瑟率領一隊騎兵、一隊步兵和六輛坦克到達現場。他的部下中還有兩位後來在二戰中聲名遠播,一個是巴頓,另一個是艾森豪威爾。

其實,胡佛總統的本意只是想嚇唬嚇唬抗議者,讓他們知難而退。他也知道派軍隊處理國內的示威抗議,對他的總統形象影響巨大,將影響他的連任,因此他命令麥克阿瑟不許越過安那考斯迪亞河,但是麥克阿瑟我行我素,直接指揮軍隊衝到河對岸。

胡佛總統

退伍士兵和他們的家屬看到軍隊到來,以爲是自己人,夾道歡迎。沒想到,麥克阿瑟下令,讓騎兵向抗議者發起衝擊,緊接着步兵向人羣投擲催淚瓦斯,用刺刀驅趕抗議人羣。

在麥克阿瑟的軍隊到達抗議者營寨時,胡佛還曾下令停止行動,但是麥克阿瑟根本不聽,下令繼續發起攻擊。抗議人羣最終被部隊沖垮,他們的營寨被焚燒殆盡。騷亂中,一名3個月大的嬰兒死於催淚瓦斯的襲擊,一名老兵的妻子流產。

抗議者營地被燒燬

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就這樣結束了,但是其影響卻遠遠不止於此。胡佛總統在這個事件中,公共形象嚴重受損。這一年的大選中,羅斯福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胡佛。

事件的另一位主角麥克阿瑟雖然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備受爭議,但是他成了共和黨右翼的英雄人物,許多人相信,是麥克阿瑟在1932年拯救了美國。

而那些退伍老兵則繼續爲補助金而努力,終於在1936年等到了政府爲他們補發的補助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