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讓一直韜光養晦的司馬懿掌控住了曹魏政權。而陪皇帝掃墓的大將軍曹爽卻聽信了司馬懿派出遊說之人的說辭,果斷放棄印綬,變爲了階下之囚,那麼如果在高平陵之變中,曹爽沒有投降而是以皇帝之名號令天下勤王,勝算有多大呢?筆者以爲會是大概率取勝。

高平陵之變前司馬懿與曹爽都在幹什麼?

《資治通鑑》卷七十五:“大將軍爽用何晏、鄧颺、丁謐之謀,遷太后於永寧宮,專擅朝政,多樹親黨,屢改制度。”

這是曹爽在當大將軍時的表現,什麼目中無人,大權獨攬,任人唯親等一系列的中性詞或者貶義詞用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爲什麼這麼目中無人?因爲他是曹真的兒子(曹真是曹操的養子),他還是魏明帝曹叡託孤之臣。當然了,託孤之臣不止他一個,但是真是因爲仗着曹氏身份,大權在握的曹爽自然有自己的朋友圈,都有誰呢?何晏(曹操的女婿),鄧颺(東漢名將鄧禹之後),還有丁謐(典軍校尉丁斐之子)。這幾位可以說是曹爽最爲熱交的狐朋狗友,他們組合在一起做什麼呢?想把持朝政,徹底架空司馬懿。

這時的司馬懿又在做什麼?裝病!之所以裝病一方面也是忌憚曹爽等人的勢力過甚,不要說是司馬懿了,就連郭太后都被曹爽等人強行遷宮而居了,曹爽見此越發囂張跋扈,對於司馬懿的病也不是沒有懷疑過,還特地讓自己的心腹李勝藉着外地做官辭行之際,探探司馬懿的病情,對此司馬懿也是心知肚明,於是裝傻充愣的戲碼上演了,李勝見此只能“如實”彙報,曹爽心中的大石終於落下,卻不知此時的司馬懿在暗中凝聚力量,務求一擊即中。這就是曹爽與司馬懿的差距,一個是張揚舞爪,一個卻是韜光養晦。

司馬懿讓人勸說曹爽放棄抵抗的原因

雖然司馬懿等人趁着曹爽等人祭掃之際,奪得長安城內的控制權,卻不代表司馬懿已經取得勝利,因爲曹爽還是大將軍,他手裏還有兵權,而且曹魏的皇帝也在曹爽身邊,不論是兵權還是君權,司馬懿都不佔優勢,爲什麼會讓人遊說?不要以爲是司馬懿大發善心,不忍大開殺戒。說直白點,司馬懿沒有徹底剿滅曹爽的把握,以爲曹爽手裏的王牌就是曹魏政權的皇帝在側。

試想一下,如果曹爽借天子之名昭告曹魏全境,說司馬懿起兵謀反,意欲取代曹魏政權,司馬懿拿什麼來印證曹爽講的話是錯的?所以,司馬懿選擇讓蔣濟(曹操,曹丕,曹叡與曹芳的四朝元老)出面說和,其分量和可行度顯然要高得多,而且司馬懿開出的價碼也不是讓他們徹底淪爲階下囚,之時要他們的軍權,說白了,就是你曹爽大將軍的待遇不變,但是軍隊和官階就先拿掉了。

曹爽放棄硬拼的背後究竟有哪些原因?

《三國志 魏書九》:範又謂羲曰:“卿別營近在闕南,洛陽典農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詣許昌,不過中宿,許昌別庫,足相被假;所憂當在穀食,而大司農印章在我身。”

這是司農桓範與大將軍司馬魯芝逃出洛陽,與曹爽見面時一再進言闡述應該與司馬懿對戰的理由,一是皇帝在手,天下勤王的王牌在他們這邊;二是,除了洛陽丟失之外,曹魏的大部分還都在天子手中,曹爽手中的軍隊離洛陽不遠,怎麼就不能與他司馬懿一搏?第三,舊都許昌城內的各種戰略物資充沛,有很好的後援支持;第四,自己是管整個曹魏糧草的,要人有人,要城池有城池,有糧有糧,面對司馬懿有何懼怕?

這些說的有沒有道理?絕對有道理,那爲什麼曹爽兄弟都不言語,甚至在考慮一夜之後選擇向司馬懿低頭?一是在託孤期間,曹爽等人的做事與做人已經聲名狼藉,自己這邊是有天子在手,難道司馬懿就不能反過來說是曹爽借祭掃之際,綁架了曹芳意圖卻而代之呢?二是,他們出來祭掃之際,其親眷家人可都在城內,投鼠忌器的可能頗大。其三,既然司馬懿的條件不算苛刻,況且有多位老臣出面“作保”,與其鬥得兩敗俱傷,不如給彼此一個臺階,給他兵權換取所有人的活命,似乎也合乎公道。

總結:曹爽跟司馬懿都心眼,顯然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按理說司馬懿即使控制洛陽,只要天子在手那就有先天的優勢,召集天下勤王軍隊一舉討伐司馬懿,爲什麼曹爽選擇放棄,單純認爲是被司馬懿忽悠,顯然是有失公允。但是在自己名聲口碑,家人,懼怕失敗等多重因素的糅合下,選擇相對體面的方式投降,符合曹爽爲人的做事風格,所以纔有大司農桓範惡狠狠的咒罵之言,"肥奴!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頭肉,今桓範隨卿滅門也。"(意思是曹子丹大將軍怎麼生下這麼幾頭豬腦子的兒子?今天我桓範也跟着你們被滅滿門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