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歷史,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漢人進行的統一全國戰爭,都是北方漢人征服南方漢人;西部漢人打敗東部漢人。由此可見北方漢人比南方漢人更擅長打仗;而南方漢人則更擅長經商,打仗不是他們的強項。俗話說漢人“北人掌權,南人管錢。”

然而如果遇到胡人入侵中國,在中國戰力強悍的北方漢人被胡人征服後,胡人如果繼續南侵則會遭到並不擅長作戰的南方漢人的激烈抵抗。並且最後率先起來造反推翻胡人政權的往往也是南方漢人。

蒙古鐵騎

比如最終推翻蒙元政權的漢人反抗力量,就是南方漢人朱元璋麾下的南方漢人軍隊。同樣在清朝末年發動武昌起義,率先宣佈湖北省獨立,動搖滿清統治根基的,也是南方漢人。(雖然最後清帝退位有北洋軍首領袁世凱的功勞,但若沒有武昌起義,恐怕光憑袁世凱也是沒能力迫使清帝退位的)其他像洪秀全領導的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已經打下東南半壁江山,差點成功的反清起義,也是南方漢人發動的。

八旗鐵騎

那漢族中北人比南人更會打仗,爲何成功推翻元清外族王朝的卻是南人?

我認爲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元清兩朝的統治民族蒙古人和滿人,分別從蒙古大草原、東北的白山黑水南下征服中國後,最終都都選擇在北京建都。從這可以看出元清兩個異族王朝統一中國後,其核心統治區域,既不在他們的龍興之地——北方的大草原、東北的白山黑水,也不在其征服的中國南方廣大地區,更不是西部荒涼貧瘠之地,而是主要在長城以南、淮河以北的這片區域。

而這片區域恰恰是北方漢人的主要聚集地。蒙古人、滿人如果想穩座江山,就得在這片區域佈署重兵,竭盡全力控制住北方漢人,嚴厲鎮壓北方漢人的反抗活動。這樣的話北方漢人即便起義反抗,面對元清佈署在這裏的重兵集團,可能還沒成氣候,就已經被消滅於萌芽之中了。

南方漢人皇帝朱元璋

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南方地區,由於遠離元清兩個異族王朝的都城,不屬於其統治核心區域。元清兩朝在南方佈署的軍隊數量自然比不上北方核心區域。另外元清兩個異族統治中國的王朝,統治民族蒙古人、滿人與被統治民族漢人的數量相比,處於絕對劣勢。這就決定了,元清兩朝只能把自己信任的有限的本民族的精兵強將,重點佈署在其統治的核心區域——長城以南、淮河以北的這片北方漢人的聚集區。對於南方非核心區域,元清兩朝即便想佈署重兵鎮守,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捉襟見肘的兵力限制了這一計劃的實施。因此南方漢人起兵反抗蒙元、滿清的統治時,他們所受到的軍事壓力肯定要比北方漢人輕的多,這也有助於他們發展壯大,成爲堅持反抗蒙元、滿清的堡壘。

清末南方漢人發動武昌起義

二,在蒙元、滿清征服中國的過程中,他們最先征服的當然是中國的北方區域以及這片土地的北方漢人。在蒙古鐵騎、八旗鐵騎對中國的殘酷血腥軍事征服過程中,北方凡是敢於反抗的漢人要麼戰死沙場,要麼被無情屠殺,要麼逃往南方繼續反抗。這些逃往南方的有血性的北方漢人,帶領南方漢人或是與南方漢人聯合,一起反抗異族的統治壓迫。這些南逃的北方漢人最後也被算作南方漢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