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魚,成品魚形完整、色白明亮、晶瑩似玉,魚身綴以紅、白、黑配料,顏色非常好看。肉質細嫩,喫起來還有濃濃的香味撲鼻。

麻烘糕,這是著名的武漢特產,以原料講究爲特點,採用武漢上等的糯米、特等芝麻,加上當地咸寧縣的特產桂花,加入白糖、小磨香油等配料烘製而成。

面窩, 是武漢的小喫之一,也是武漢特有的。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武漢人稱爲“過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要食品,也是武漢民間的一種傳統小喫。以前人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後作爲節日佳餚,後來成爲尋常早點。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煎好後油光閃亮,色黃味香。

熱乾麪: 武漢的熱乾麪是最具武漢的傳統小喫之一。

糊湯粉是武漢歷史悠久的特色小喫,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喫品種。糊湯粉的湯汁是用兩三寸長的野生小鯽魚熬製而成,魚肉熬的不見形,精華全在湯裏,味鮮汁濃,回味帶點清甜,米粉是用秈稻米磨成漿而成,口感爽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