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如此之快,進入6月,時鐘滴滴答答的流走,距離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留給高三學子們複習的時間沒有多少了。

“無熱血,不高三!”對於高三學子們來說,高考,不只是一場考試,也是一場測試,更是一場人生的歷練,我們必須跟上它、面對它、戰勝它。在這一場艱鉅的人生考驗中,我們不能撤退,就只能憑藉着自己的體力、智慧和毅力勇敢向前,儘量以最好的狀態來迎戰,並爭取得最佳成績。

高考之前的複習階段、準備階段、衝刺階段都不容忽視。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部分高三學子學習起來十分認真,也很勤奮,他們在備考中不敢懈怠,可,他們的成績並不好。他們強迫自己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強迫自己邊喫飯邊學習、強迫自己埋頭刷一本又一本的題庫。所以他們總是很困,老師講課他們經常神遊,考試時他們被各路高考真題潑“涼水”。於是,他們彷徨、糾結又感覺悲哀——這麼辛苦,卻學沒學好,玩也沒玩好,還讓自己的內心備受折磨和打擊。

事實上,認真並不等於成績好,努力也絕不等於進步,學習要講究的是效率,並不是打打“時間戰”,運用疲勞戰就可以了得到好成績。是努力的汗水換不來回報嗎?當然不是,是高三的學子們需要警惕,別被自己的“僞勤奮”矇住了眼睛,假裝努力,也許能夠暫時安撫住內心的恐懼之感,但結果卻不會陪你演戲。

那麼,面對正在一步一步逼近的高考,高三學子該如何儘快走出“僞勤奮”呢?在高三複習中,要怎樣對“僞勤奮”喊停,打開“高效學習”的大門呢?今天,本文將針對“高三考生考前高效複習”這個問題,來解讀在高考學習中,如何用3招來破解妨礙學習進步的“僞勤奮”,爲高考學子們打開“高效學習”的大門。

01一、“僞勤奮”的判定及2種表現

1.什麼是“僞勤奮”?

“僞勤奮”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是“假裝很努力。” 具體來說,就是指從表面上看很努力,給自己和周圍的人都造成了一種“勤奮”的假象和錯覺,從而以達到自我安慰的目的。比如明明聽了一整天的課,刷了一天的題,看了一天的書,卻因爲內心厭惡學習,根本沒有經過大腦去分析、去考慮、去總結。簡單來說,“僞勤奮”就是一種表演,表演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僞勤奮”從某種程序上,能夠讓自己獲得暫時慰籍:“我已經很努力了,只是題太難了”。

同時,“僞勤奮”的同學還喜歡向周圍的人講述自己學習多麼努力,並列舉事例來證明自己的勤奮。比如自己早上第一個到教室,晚上最晚一個回家,但一天過去了,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做好,學習的效率也極差,考試也一直不見“漲分”……這種現象,就是高三學子需要警惕的“僞勤奮”了。

事實上,這種“僞勤奮”只能讓人暫時獲得自我安慰,長期以往,讓人容易陷入“勞而無功”的抱怨、無奈和委屈之中,延誤高考,甚至延誤自己一生。

2.高三 “僞勤奮”的2種表現。

①每天睡3-5小時,卻沒有什麼效果。

除了那些極個別的特殊人羣外,一般來說,正常人的睡眠時間應該爲7-8小時。

在記錄片《睡眠的奧義》裏,康納爾大學有一項研究顯示:規律的深層次睡眠有助於提高人的記憶力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康納爾大學指出:“記憶和學習新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睡一覺。”同時,《睡眠的奧義》還告訴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力,都來自大腦中一個名叫“海馬體”的區域,只有當我們進入深層次的睡眠以後,海馬體纔會發揮最大、最好的作用,從而幫助人們很好的學習新知識,記憶知識點。

因此,如果一個人每天只睡3-5個小時,那麼,他的記憶力和學習力必然會下降,這是由於睡眠少而淺,導致大腦在白天處於混沌狀態,甚至有很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迷糊與淺睡眠中,根本就學不進去任何知識,也聽不進老師講課的內容。這樣一來,不僅會影響記憶力,還嚴重影響學習的效率。

所以,高三的學子們如果在高考複習期間,每天強迫自己晚睡早起,熬夜背書,成績根本不會有一丁點兒的進步,反而還會退步,出現“滑鐵盧”現象!爲了備考,每天睡很少,就是一種掩耳盜鈴與自欺欺人的“僞勤奮”表現形式。

②做多本題庫,全面複習每一門科目。

衆所周知,一臺電腦,它的CPU在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時,會把這些任務輪流切換運行,而不是讓自己同時去執行多個任務。

同理,一個人的大腦也不可能同一時間處理多個任務,高三的許多同學,爲了貪多求快,往往會讓自己做多本習題,全面複習每一門科目。要知道,人必須要先結束這一個任務,再做另一個任務,這就是大家經常說做事要有專注力。如果一件事還沒有處理完,又開始去做另外的一件事,那麼這兩件事都沒辦法處理好,因爲沒學透,還有盲點。比如你學習語文的同時,又惦記着物理和歷史等這些科目,或者在某天的某個時間點,聽書、閱讀和看電視等娛樂活動一起進行,其結果肯定是你什麼也沒看進去,什麼都沒聽進去,也什麼都沒理解透。在備考中這麼做,基本可以斷定這就是“僞勤奮”,表面上看似在追求高效學習,努力又勤奮,實則浮躁虛誇、好大喜功,學不到實實在在的知識,其最終的結果是隻見忙亂,不見效果。

二、產生“僞勤奮”的3個原因。

1.錯誤的學習方法。

在人們的錯誤觀點裏,總認爲只要努力,就會取得成功,人們認爲所謂的“天道酬勤”,就是指“努力→成功,努力→進步,努力→學習好”,這幾乎是所有人腦海中認定的一條邏輯線路。這也從側面表明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裏,努力差不多等同於人生走向巔峯。尤其是應試教育的體制之下,學生的學習成績總有用時間來堆砌而成的感覺。因爲我們從小到大經常聽到這樣的勵志故事:別人家的孩子,通過努力學習,實現了高考“逆襲”,成爲了一匹黑馬,考取了清華大學;某人的朋友,通過努力工作,最終實現了職位升遷,以及月薪的翻倍。

但在這個大家認定的邏輯關係中,並沒有我們那麼簡單和直線條。在我們的身邊還有更多的人,在某一崗位上默默堅守幾十年,卻沒有得到任何晉升的機會(比如門衛、比如清潔工)。因此,單純的勤奮與努力,並不能換來進步和成功,而真正有用的只有那些“有效努力”,“有效努力”往往令人專注,能夠提升人的核心能力,且讓人擁有快樂感和成就感。否則,就是陷入了“僞勤奮”的自我陶醉之中而不自知。

2.逃避外界的責備。

面對老師的殷切希望,父母的關懷備至,同學的不斷上進,高三堆成山的習題冊和書本,很多孩子成績總是不理想,此時自己如果再不努力一點,不勤奮一些,那就成了典型的壞學生和敗家子。這是很多孩子都接受不了的一種狀態,畢竟,誰都願意自己是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好孩子。這種逃避外界責備的心理,也是導致高三學生產生“僞勤奮”的主要原因。

於是,孩子們開始努力,裝假奮起直追,熬夜背書,埋頭刷題,向勤奮看齊。起碼動作和態度看起來很努力!比如習題得積累出一定的數量,這樣和別人說起來,才能表明自己盡力而力了,這樣老師和家長也不會責備了。

由於只是想給外界做做樣子而已,自己並不是真的爲了夢想或目標在學習,無非是爲了學習而學習,表面上看起來再多努力,都是在用勤奮包裝自己,只爲逃避外界的責備,所以,基本上也不會產生任何好的學習效果。

3.安撫內在的恐懼情緒。

從深刻剖析心理的角度上來看,由於孩子們的心態不夠成熟,面對高考這樣的人生大考,很容易陷入緊張、焦慮和恐懼感之中。於是,爲了安撫內在的這種焦慮和恐懼情緒,有些高三的孩子們就會做出“僞勤奮”的姿態來。比如早上五點就起牀,12點後才睡覺,喫飯靠吞,去食堂一路小跑,喫飯時也拿着書本在翻看……簡直勤奮到人神共憤。實際情況卻很糟糕:白天打瞌睡,課間強撐疲倦聽講,考試成績依然舉步維艱。

02三、3招,破解“僞勤奮”。

企業家雷軍曾經說過一句話:“戰術上的勤奮,不能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想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更正思想、找準目標、挖掘興趣。比如高三的同學們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只是一味埋頭苦學就是“戰略上的懶惰”。正確的方法是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學習思路,及時調整現有的學習方法,利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增加學習的樂趣,唯有如此,學習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1.及時改變學習思路,找對學習方法。

高三的孩子需要在思想上真的想進步,而不是渾渾噩噩的隨大流,看到周圍的同學都“刷刷刷”寫題,自己也“刷刷刷”寫,效果怎麼樣不管不顧,只是想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另類”,這樣的想法需要及時更正,最好能夠寫下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用來激勵自己。

同時,最好能把自己的興趣點與學習點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在學習時獲得快樂和成就感。

另外,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各不相同,有時候,即便是學霸的學習方法,也未必適合每一位同學。因此,必須要多實踐,多運用,找對適合自己的新學習方法,搞清楚各科目之間的知識框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關係、重難點等!把那些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爲自己高考所用。

平時還可以通過多看、總結、分析錯題本,深度剖析每一道題的失分點,找到自己的易錯點、失分點!

2.及時調整心理狀態,找到內心平衡。

對於即將高考的學生來說,及時調整考前的心理狀態,保持內心的平衡也很重要。

一方面,同學們要從心理層面上認識到“學習時間長≠努力、努力≠進步”,要明白——學習,是爲了能夠在有效的時間裏,掌握更多的知識點,所以關鍵是學習的效率,而非學習時間的長與短。因此要保證“質”與“量”並重。備戰高考,雖然多采用題海戰術,只是不要盲目刷題,有目的地刷題,補缺補漏即可實現正確有效地刷題。

另一方面,在高考的備考中,與其用“僞勤奮”來逃避外界的責備,安撫內在的恐懼與焦慮,還不如利用有限的時間,徹查哪些地方學得紮實,哪裏是薄弱環節,然後將好的繼續保持,差的一步步加強,採用各個擊破的方式來學習,且維持內心穩定而平衡的狀態。唯有如此,才能夠真正遠離“僞勤奮”。

3.努力+專注=巔峯。

雖然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一下子就把所有麻煩都解決掉,但現實總是讓我們警醒:所有的問題都必須一個一個完成。貪多求快,往往會一事無成,反而白白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因此,在備考中,同學們要排除一切干擾,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習上,努力加上專注,纔是真勤奮。

03四、小樣兒寄語:

延參法師說:“不要苦苦地索取,也不要忙忙地追逐,生活總是舒緩有度,生活總是寬窄安排。”

勤奮是好習慣,努力是好品格,高考是爭分奪秒過獨木橋。但是,高三備考的同學們特別容易陷入“僞勤奮”的泥坑而自欺欺人。比如高三的你,給自己塞了滿滿的題庫、單詞和素材,卻沒有時間分析哪些是必須掌握的,哪些只是做的無用功,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也許你做了很多習題、真題、模擬試卷,卻無法理清其背後的解題思路。

“僞勤奮”就是耗着時間,但一點也不管用,哪怕每天只睡3-5個小時,熬夜背書,成績卻沒有一點進步。

產生“僞勤奮”的3個原因是:學習方法不對、害怕責備、內心焦慮和恐懼。

努力≠進步,高三需警惕“僞勤奮”,3招打開“高效學習”的大門:找對學習方法、排除心理恐懼、提高專注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