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育行業年收入97681元,排全國第7,其他高薪行業有哪些?

文學大家韓愈曾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古代老師的地位是很高的,也只有大多數有錢人才上得起私塾,請得起老師。《尚書》中也有關於“師”的記載,當時“師”與“君”並提,有:天地君親師,他們認爲這是上天派來幫助人民的。由此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對教育以及老師的重視程度了。

當今社會,教師一直是比較受尊敬的職業之一。自然,教師的工資,一直飽受各界各業的高度關注,成爲了社會較爲關注的話題之一。那麼,現如今的教師工資水平究竟如何,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關於2019年城鎮私營單位和城鎮非私營單位行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來看,年平均工資在2018和2019這兩個年度裏,都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穩居榜首。而我們不難從這個官方數據中看出,我國教育行業2019和2018這兩個年度裏都是平均不到十萬元的。教育行業2019年的全國平均工資爲97681元,2018年的全國平均工資爲92383元,2019年同2018年相比較年平均工資增幅爲5.7%,行業排名全國第7。

排名第一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平均年工資有161352元,而教育行業平均年工資只達到了97681元,將近年薪十萬元,這個數據一公佈在網上,微博、抖音等軟件下有網友紛紛留言,聲稱自己是教師,對不起,又給大家拖後腿了。

小編大概算了一下,年平均工資97681元,那麼平均一個月將近有8140元。不過如今教師行業都實行績效工資制,有的地方按月績效計算,有的地方按季度績效計算,甚至有的地方按年度績效計算。對於很多老師來說,每個月拿到8140元,是想都不敢想的。很多老師一般一個月到手只有三四千左右,還是評有職稱的,加上效績工資算到月裏,基本上一個月效績工資只有一兩千左右,算下來,平均每個月工資五六千左右。這還是東部較爲發達的地區的教師工資收益。

而相對東部發達地區來說稍微落後一點的中西部地區的教師來講,很多人都沒有這個工資收入水平,更別說年薪十萬,平均月薪八千了,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當然,因爲各地發展不均衡,發展水平有差異,因此不論是教師還是其他行業,在同一個職位不同地區的薪資都是有區別的。

就拿經濟發達的深圳來說,大部分教師的年平均收入是十八萬到二十萬,有的私立學校可能更高。當然像這類學校對老師的選拔也是十分嚴格的,通常可能會選擇一些名校畢業的全日制本科生,而非普通院校的本科生。類似深圳這樣的地區還有珠三角其他城市如廣州、珠海、東莞等地,各大一線城市老師的工資也是很豐厚的。而這些薪資高的教師,也是極少數地區。因爲當地經濟發達,財政收入高,可以保障教師工資有足夠高的收入。

對於教師工資,國家和社會都是高度重視與關心的。衆所周知,很多年之前國家就出臺了很多教師工資增長的政策。要求教師的工資水平不低於公務員水平,且建立了教師工資增長的相關政策。但由於增長幅度比較小,在很多人眼裏覺得比較“雞肋”,因爲工資增長幅度可能遠遠不及物價的增長幅度。國家人社部在近日,又敲定了一項規定。人社部副部長鬍曉義表示:國務院已經下發2020年工資調整方案,其中涉及教師的是基本工資標準提高10%。而且此次工資調整屬於普調,適用於每位教師。

教育部曾多次發佈關於落實教師工資待遇的問題,甚至派出督導組前往調研考察,對沒有達到標準的進行整改。

“讓教師成爲一份體面且讓人羨慕的職業,讓教師這個行業受人尊重”,教師工資待遇要得到基本保障,才能讓教師工作有尊嚴,才能讓“士”不被“商”看輕。

無論2019年的全國年均工資指標是否準確真實反映了現階段我國教育行業待遇的現狀,唯有各地政府重視教育,確保教師的穩定生活以及收入,他們便可以全身心奉獻、投入到我國教育事業上。

對於教師工資待遇你們有什麼看法和見解,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