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華爲第十七屆全球分析師大會在深圳開幕。會上,華爲發佈聲明: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僅針對華爲的直接產品規則修改。

華爲輪值董事長郭平在第十七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發言

“華爲正在對此事件進行全面評估,預計我們的業務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影響,但華爲有信心能儘快找到解決方案,也希望客戶和供應商與華爲一起盡力消除此歧視性規則帶來的不利影響。”華爲輪值董事長郭平正面回應美國限制升級,這是華爲高層首次正面回應美國限制升級。

同時華爲還發表《關於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爲修改直接產品規則的媒體聲明》稱,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僅針對華爲的直接產品規則修改。

此外,華爲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18日在朋友圈對美國封殺華爲升級一事評論,他表示所謂網絡安全僅僅是個藉口。(中國和華爲)威脅到其科技霸權地位,纔是關鍵。

過去一年,華爲“補洞”

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網站發佈公告稱,限制華爲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在國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海思半導體更是被直接點名,稱其是某些美國商務控制清單(CCL)軟件和技術的直接產品。這意味着美國對華爲的限制升級。

規定的修改對華爲和臺積電來說是一個打擊,臺積電是華爲海思半導體的主要芯片製造商。據日經今天中午最新消息,臺積電已停止接收華爲的新訂單。不過,臺積電很快予以否認,稱“純粹是市場傳言”。此前消息顯示,華爲5月16日已緊急向臺積電下單50億晶圓。

18日,華爲發表聲明指出,美國政府爲了進一步遏制華爲的發展,無視諸多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擔憂,無底線地擴大並修改直接產品規則,修改後的規則蠻橫而具有產業破壞力。在此規則下,全球170多個國家使用華爲產品建設的數千億美元網絡的擴容、維護、持續運行將受到衝擊,使用華爲產品和服務的30多億人口的信息通訊也會受到影響。美國政府爲了打壓別國的先進企業,罔顧華爲全球客戶和消費者的權益,這與其一直鼓吹的保護網絡安全的說辭是自相矛盾的。本次規則修改影響的不僅僅是華爲一家企業,更會給全球相關產業帶來嚴重的衝擊。長期來看,芯片等產業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礎將被破壞,產業內的衝突和損失將進一步加劇。美國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打壓他國企業,必將削弱他國企業對使用美國技術元素的信心,最後傷害的是美國自己的利益。

郭平表示,過去一年,補洞成了華爲主題詞和主旋律。爲了應對實體清單的影響,華爲研發投入有了巨幅增加,同時存貨也大幅度增加,給經營和風險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在ICT的業務連續性上投入了超過15000多人/年,重新開發了6000萬行代碼,重新設計了1800多塊單板,採購還排查了16000多個編碼,所有這些投入得以讓我們在實體清單下活了下來。”郭平稱,所有這些,讓華爲在實體清單下活了下來,業務得以不中斷、供應不中斷、夥伴合作不中斷、客戶服務不中斷。

持續投入ICT產業

去年5月,美國將華爲加入該國“實體清單”,之後又針對華爲和中興等中國電信公司發出供應鏈禁令,但華爲用業績說明,美國的打壓並沒有成功。財報顯示,2019年,華爲銷售收入爲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淨利潤爲627億元,同比增長5.6%。

日本專業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通過對華爲Mate 30 5G版的拆解報告顯示,其中通訊模塊也從原來美國思佳訊替換成了海思半導體自研產品,僅此一項便大幅降低美國配件的成本佔比。在5G時代,通訊芯片的研發難度極高,顯然華爲已經攻克難關。

根據測算,華爲5G手機的國產配件金額佔比從25%提升至42%,而美國配件的依賴已從11%降至1.5%,僅剩下玻璃外殼等。

自研芯片,自研基帶,自研通訊,華爲掌握三大核心科技。也許正是因爲華爲的逆勢成長,成爲美國加碼制裁的誘因。

中芯國際已經完成華爲麒麟SoC處理器的代工,2020年4月9日榮耀Play 4T新機發布,其使用的麒麟710A便是由中芯國際14nm生產,被業界譽爲華爲首顆純國產SoC。此外,長江存儲目前已經全部攻克128層QLC閃存技術,這對於國產閃存產業發展意義非凡。

對於兩天前美國升級出口管制措施之後,郭平回應稱很多情況還不太清晰,還在做具體評估中,對後面業務發展還沒有清楚的判斷。華爲作爲ICT設備和終端公司,能夠到產品設計、集成電路設計,但超過之外的很多能力並不具備,在努力尋找怎麼能夠存活,求生存是華爲現在的主題詞。

郭平還表示,華爲對ICT產業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華爲將繼續對連接、計算、終端三個領域持續投入,供應鏈、標準和人才等領域的開放合作、包容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