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在位於濟南歷城區的董家鐵路貨運中心,伴隨着一聲火車鳴笛,一列發往烏茲別克斯坦的歐亞班列始發,滿載着中國重汽集團生產的零部件。

此前,中國重汽出口車輛都是整車出口,司機開過去送貨,車輛壽命受影響不說,還要繳納關稅。隨着“一帶一路”市場持續拓展,政府大力支持的歐亞班列快速發展,中國重汽在烏茲別克斯坦設立了海外工廠,藉助班列,以零關稅出口零部件,在海外工廠完成組裝,可成功破解新冠肺炎疫情對出口貿易帶來的各種制約。

依託歐亞班列這條“鋼鐵駝鈴”的緊密相連,濟南生產型企業與海外聯繫、貿易往來越來越多。今年4月份,國外疫情越發嚴重,濟南—德國漢堡班列發出,共載有41個40英尺的集裝箱,總貨值約2400萬元,除發電設備、太陽能配件、塑料製品和生活用品等貨物外,還運輸了濟南本地企業生產的總價值1120萬元的防疫物資。

濟南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在全國外貿進出口都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濟南歐亞班列在做好反走私工作的同時,跑出了“加速度”,前四個月開行140列(其中去程70列,回程70列),比去年同期增長133.3%,遠高於全國24%和全省44.2%的增幅,從而促使濟南外貿進出口一季度逆勢大幅增長20.7%。

目前,董家鐵路貨運中心已經投入運營,周邊配套建有佔地4500畝的物流園區,這些都將爲歐亞班列快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同時,集路港、空港、保稅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國際內陸港正加快建設,投用後,通過空運、水運、鐵路運輸等渠道,都可以實現貨物進出口,加快濟南及周邊地市產品“走出去”步伐。(濟南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