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才能毋庸置疑,他在幼年時期就熟讀經傳子集。司馬遷二十歲開始天下游學,足跡遍佈東西南北,之後回長安出仕郎中。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司馬遷可謂博學。司馬遷爲李陵辯解是成功的,漢武帝也相信司馬遷所言。不過後來公孫敖迎接李陵失敗,並謊言李陵在爲匈奴練兵,漢武帝大怒,司馬遷也受牽連,定罪誣罔,終被宮刑!

司馬遷對李陵事件分析和推測的都很正確,也能說動漢武帝,這足以說明他有智慧。至於後來公孫敖說謊,這出乎司馬遷的預料,任何人也無法做到算無遺漏。

司馬遷很有志氣,他想到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於是最終完成《史記》。司馬遷對諸子百家做出簡單而又深刻的註解,特別是對一些失傳的內容做出增補,如《天官書》、《律書》等等。

從《史記》來看司馬遷才能匪淺,如果不是他特殊的遭遇,他的成就也許會更高,至少能達到董仲舒這一境界。那麼以司馬遷的智慧,他爲什麼做不到自保,在自身危難的時候,他爲什麼救不了自己,他的才能爲什麼沒有發揮出來?

司馬遷不是權臣,權臣善於爲自身謀劃,司馬遷效法的是聖人,聖人往往利在他人,而非爲己。司馬遷也許根本就沒爲自己考慮過,他並不只是想救李陵,而是直言心中所想。也許他知道此舉會惹怒漢武帝,正所謂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無所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