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5人到811人

博士學歷佔70%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佔27%

40歲以下年富力強的科技人才佔90%

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心繫強軍的故事

且看國防科大“孔雀藍”

換羽而飛

繼續踐行強軍報國誓言

115、275、811,這是科大從2017年到2019年三年以來現役幹部轉改文職數;

博士學歷佔70%、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佔27%、40歲以下年富力強的科技人才佔90%,佔現有文職人員數量的72%,這是科大現役幹部轉改文職的比例數據;

這是重建重塑之後的科大面對軍隊改革大考所交出的答卷;這是矢志強軍興校的科大人面對事業需要所作出的回答。

數字無言,但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次使命如磐的人生抉擇,都是一次初心依舊的響亮回答,都是一個心繫強軍的感人故事。

在風起雲湧的軍隊改革大潮中,行至人生十字路口的他們,用嶄新的“孔雀藍”繼續踐行強軍報國誓言。

穩定保留骨幹 築牢人才基石

2017年,軍改關鍵之年,“脖子以下”的改革能否緊緊跟上,直接關係到改革總體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就在這一年,學校啓動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工作。

校黨委、校首長高度重視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和人才穩定保留工作,認真貫徹軍委部署要求,始終把推進轉改工作作爲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落實國防和軍隊改革任務的重要舉措;作爲建設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人才質量不降檔,科研攻關不斷線的關鍵保障。

劉念光政委強調:“學校要在世界一流大學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堅持實施人才興校戰略。要着力推動人力資源聚合優化,在充分保留人才保留骨幹的基礎上,以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爲重點,統籌考慮隊伍梯次、結構,實行全校人力資源重組優化,構建人才隊伍方陣,集聚人才隊伍發展後勁。”

黎湘校長強調:“青年人才決定學校未來的建設發展,要高度重視青年人才保留和培養工作,長遠謀劃人才梯次結構,有側重地進行重點培養,切實拿出科學有效的舉措,在政策、平臺、任務、經費等方面給予持續穩定的支持,爲學校未來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改革催生新機遇,也帶來了新考驗。轉改不是換身衣服那麼簡單,身份、心理等變化,箇中滋味只有親歷者懂。記者瞭解到,在轉改初期,不少同志對身份變換、上升空間、待遇保障等方面存在顧慮。從衆觀望等等看、別人議論怎麼辦、未來發展如何算,是轉改初期大部分現役人員面臨的現實困境。

針對轉改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多次進行專題調研論證,先後兩次邀請軍委機關來校進行政策宣講,廣泛開展思想發動和普遍摸底,穩妥推進轉改工作,有針對性做好答疑解惑和一人一事工作。對轉改中的突出典型和好的做法進行總結分析,並將經驗做法摘轉各單位借鑑推廣。

在學校首批轉改文職人員中,既有國防科技領域的知名專家,又有學科學術帶頭人;既有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又有青年創新拔尖人才。前沿交叉學科學院教授、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獲得者曾立,是首批轉改中年齡最大的,再過幾年就要退休的他,主動提出轉改爲文職,轉改後他依然是團隊的帶頭人,他說:“因爲國家和軍隊的培養,我才從一名軍校的專科生成長爲教授、博導和專業技術四級的大校,不管穿什麼衣服,只要能在部隊工作,我願意繼續堅守自己的崗位。”

曾立帶頭轉改文職(左一)

轉改人員以實際行動響應改革號召、落實改革決策,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莊嚴承諾。而對於學校來說,堅定轉改人員安心留下來幹事創業的決心和信心是極爲重要的。“把轉改工作納入學校人力資源建設整體規劃,把推進轉改工作當作政治工程、戰略工程、主官工程來抓,把轉改人員當成生力軍去發揮作用,穩定保留優秀骨幹人才。” 政治工作處領導介紹。

堅持標準、實績優先,在此基礎上學校順利穩定保留了一批優秀骨幹人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吳慶波、餘傑,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獲得者王孝傑、柳瓏,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王耀華、楊雄、王衍飛等一大批學術帶頭人和科研骨幹的轉改,營造了積極良好的轉改導向——轉身是爲了更好地出發。正如信息通信學院試驗訓練基地副主任王飛表達個人轉改意願時所講:“內心堅定纔是最大穩定,軍旅情懷永遠無法忘懷,無論穿怎樣的衣服,都是在部隊工作,都是爲強軍作貢獻。”

釋放政策紅利 讓轉改有奔頭

“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我宣誓……”隨着學校首批轉改文職人員身着“孔雀藍”制服,面對軍旗莊嚴宣誓,他們以全新的身份繼續投身國防建設。轉改後的文職人員在崗位上依然發揮着頂樑柱作用,相應領域轉改人員“唱主角挑大樑”的理念在他們身上鮮活體現:“現役轉改不是‘一刀切’,恰恰相反,這是退役安置的一種全新方式,是鼓勵轉改人員繼續爲國防事業建設服務的新途徑。”

學校首批文職轉改人員高舉右手,莊嚴宣誓

首批轉改文職人員形成了較好的示範效應。與此同時,政策紅利的釋放打消了更多人的顧慮,進一步激發了優秀人才的轉改積極性。據瞭解,轉改政策制定總的指導原則是與現役軍人待遇保持一致。從已出臺政策看,已經實現了4個不變、2個更加靈活——工資、住房、福利、子女優待不變,醫療、管理更加靈活。

針對前期調研中發現的文職人員配套政策不明朗、激勵機制不明確、職業發展不清晰等問題,學校作爲高端文職人員有關政策試點單位,在部分領域先行先試,以點帶面率先突破,以超常舉措釋放轉改政策紅利,不但“扶上馬”,還要“送一程”:明確轉改人員已取得上一級職稱的,可以直接晉升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現階段轉改人員晉職晉級、職稱評審,不受選升和結構比例限制;在遴選人才計劃支持對象、出國深造、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轉改人員重點支持;同等條件下,優先任命轉改人員擔任專業技術領導。學校在第一時間給大家算好“政治賬”“經濟賬”“成長賬”,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及時將政策紅利全釋放、利好消息全覆蓋,解決轉改人員的後顧之憂。變裝不變色、早轉早受益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在貫徹落實中央軍委改革部署和學校黨委決策指示的過程中,各單位緊緊扭住政策宣講和教育引導的關鍵,多管齊下,促進了激勵政策措施落地落實。譬如文理學院制定了《學院改革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工作原則》,積極做好一人一事工作,用好已出臺的各項政策,協調解決家屬隨軍安置和子女就讀等多項實際困難;空天科學學院利用多平臺多場合宣揚成績突出的文職人員典型先進事蹟,優先推薦擬轉改人員評定上一級專業技術職稱,2019年度的轉改工作開展後,許多教員主動申請轉改;電子對抗學院彙總下發《不同退役方式待遇比較分析表》,用看得見的數據說話,該院高級工程師琚振在認真分析轉改利弊後,把原本提前退休的申請調整爲轉改申請,繼續爲國防事業堅守;軍事基礎教育學院黨委班子成員逐個與教學系主官談話,院領導爲全體專業技術幹部輔導授課,加大政策宣講闡釋力度,深入一線調研掌握情況……

轉改申請書

“轉改文職後,崗位不變,待遇基本不變,參與國際交流更加方便,發展前途將更爲廣闊。”第二批申請轉改文職的教授餘同普,是文理學院強激光等離子體研究團隊核心骨幹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和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獲得者,轉改文職成了他的新起點,在某重點研究項目中,他一如既往地打頭陣、當先鋒。

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獲得者餘同普

從首批轉改一百餘人到第二批數量翻一番,學校不僅制定激勵舉措,更充分利用校內媒體平臺廣泛宣傳身邊轉改典型。拔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以點帶面的良好勢頭逐漸形成:單位主官動員家屬轉,文理學院政治委員徐曉林、電子科學學院院長王雪松動員家屬主動轉改文職人員;高層次骨幹人才積極轉,“長江學者”肖儂,“萬人計劃”周樸、郭得科,德國“洪堡學者”周悅等一批相關領域頂尖人才,面對地方高薪誘惑,初心不改,用實際行動詮釋獻身國防、投身改革的生動實踐;領導幹部帶頭轉,校機關、院、系所和學員大隊領導等70名行政、專業技術領導幹部帶頭轉改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夫妻伉儷結伴轉,文理學院的林愛津、李春燕,電子對抗學院郭航行、陳璇夫妻同時轉改。在榜樣的引領下,轉改文職人員不再是難以抉擇的十字路口,而是繼續爲自己熟悉而熱愛的校園揮灑光陰和汗水、爲自己忠誠而企盼的強軍事業奉獻智慧和力量的新的征程。

變的是身份 不變的是使命

脫軍裝猶如脫層皮,只有當過兵的人才懂那種痛。在改革的大棋局中,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是事關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順利推進、事關軍隊建設長遠發展和人才建設全局的關鍵一步。改革總得有人做出犧牲,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既然當初選擇了軍隊,就該堅守初心矢志不移,轉改文職,一樣是投身強軍事業。2019年度多位申請轉改文職人員表示,身份雖然變了,但自己獻身國防的初心不變。

2019年底,氣象海洋學院某系講師雷鵬正上交申請書的第二天,就有衝到院機關拿回申請書的衝動。“當時作這個決定真的十分痛苦,我很怕過不去自己心裏的坎,不怕人笑話,我當時在辦公室真的忍不住哭了。”十三年前攜筆從戎,而今主動轉改文職,雷鵬正的兩次重大選擇,均只爲了留在軍隊、紮紮實實幹一輩子。“我熱愛海洋,如今適逢國家和軍隊大力發展海軍、向海圖強之際,我身處的這片土壤就是最適合我、最大有可爲的地方,我選擇繼續堅守、選擇爲國防事業奮鬥終生。”

正在北京出差的雷鵬正

對電子對抗學院的2019級博士畢業生董驍來說,他面臨的抉擇更艱難一些:畢業是選擇某科研院所的邀請,不脫軍裝,換一個相關的研究方向,還是留在學院,繼續自己熱愛的、擅長的、未竟的事業?董驍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最終選擇轉改:“我想跟着我的導師胡以華繼續幹,在學院,我的所學更能派上用場。”

董驍在實驗室開展激光自由空間干涉實驗

和經過一番內心掙扎的董驍不同,參加了銀河、天河衆多系列等重點工程、現爲計算機學院某所副研究員的董勇,遞交轉改申請表時幾乎沒有猶豫。作爲團隊核心技術骨幹, 以銀河精神爲標杆、紮根高性能計算研究、矢志科技強軍事業,是他始終堅定不移的選擇。“無論何種身份,都不會改變爲軍服務的初心。我個人轉改不僅是積極響應軍改號召,更可以爲年輕人做出表率。”

“2019年,我參軍剛好滿20年。”和董勇做出同樣選擇的智能科學學院某所副所長、副研究員相曉嘉,從1999年入學、2003年留校一直走到今天,他對學校有着濃厚的感情。在國防科技大學這個平臺上,他與團隊一起順利申請、完成了一系列科研項目,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兩次,榮立三等功一次。當年矢志從軍的青蔥少年如今已是科研攻關的中堅力量,二十年後,又一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做出響應號召、轉改文職的重大決定。他說:“其實我的考慮很簡單,轉改文職以後,我就可以在我所熱愛的科大、我所熱愛的科研崗位上工作更久,做更多的事,這就是我思想的出發點。”

相曉嘉在實驗室進行科研攻關

有人曾猶豫,也有人從未遲疑,但最終他們都堅定一致地選擇轉改、選擇留下。選擇留下,就是選擇積極投身改革、繼續爲強軍事業奮鬥。一份份轉改申請背後,承載着他們對軍隊深沉眷戀和對國防事業的執着熱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