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大語文”不再是一種存在於教學理論中的概念,而是被放在明面上實行的政策中國人對於自己的文化自信越來越高,對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也越來越看重。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學習國學,大量的背誦古詩詞。

然而孩子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即便背誦的內容不長,對於孩子來說依然很困難.尤其是對於10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育尚不完善,很難在大腦中劃分出一片區域對這些古詩單獨儲存,所以即便是記住了,也只是簡單的“瞬時記憶”,並不長久。

那真的沒有辦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國內有個七歲的“神童”,他就用一年的時間學會了500多首古詩,平均每兩天就可以背下3-4首古詩來。

這個“小神童”就是沈子楊,他在垂髫之年就可以完全的將古詩詞融會貫通並加以利用,而不是那種死記硬背下來的瞬時性記憶。。

他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就引用了“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句詩,正如詩中所說,他本人也透着一股子機靈勁兒,看上去非常自信。而在介紹家鄉時,他更是用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引出了自己的家鄉蘭州。

難不成,世上真的有所謂的天才一說嘛?

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所謂事在人爲,只要肯付出,孩子總能學會很多出人意料的東西。然而付出並不能是一味的死記硬背,家長也更應該從中引導,若想鍛鍊孩子的記憶力,這兩招就很值得借鑑

一、堅持不懈讀古詩

孩子的本性都是貪玩的,很少有孩子會對某些文鄒鄒的東西天生就感興趣。但我們會發現在書畫圈總有一些人會“子承父業”,這就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這就像教師家庭裏往往全家人都是教師一樣,往往那些書香門第的孩子從小就喜好古文,這自然離不開家人的薰陶

家長始終都是孩子這一生中最好的引路人,而“陪伴式”教學也一直都是我們羣提倡的,家長帶着孩子一起讀古詩,帶孩子瞭解詩的歷史,時間長了孩子自然也就習慣並且喜歡上古詩了。同時這樣也可以讓孩子和家長的關係更親密,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有人會覺得了解詩的背景和歷史是不重要的。但恰恰相反,這是“大語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古詩的背景和故事本身就是吸引孩子的最好的武器,讓孩子在聽睡前故事的過程中就可以學到知識,也更能幫助孩子理解古詩的內蘊,用以完成所謂的“理解性”記憶。

愛因斯坦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賦。

可見世界上並不存在什麼笨孩子,只有那些不會教的師長。教會孩子如何學習,本就是師長的義務,在這其中,家長也必然要奉獻付出,陪伴,本身就是讓孩子對事情感興趣的原因。

二、帶着孩子發現古詩詞中的樂趣

興趣始終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享受學習古詩詞的快樂,就必須讓他們對古詩詞感興趣。小朋友們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只要是有趣的故事就很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其實古詩詞在某種角度上本身就是一種短小的故事,如何把晦澀的語句變成有趣的小故事就是家長應該對孩子做出的引導了。

中國漢字本身就是有一種獨特魅力的,漢字本身脫胎於圖畫,可以說是美術的一種形式。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沒有一個國家擁有書法這一獨特的文化形式。外國友人見了“落英繽紛”四個字腦海中馬上出現了一副優美的畫卷。

而家長在引導孩子時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把字變成畫卷,這樣就更引人注意了。

詩與畫往往都是相通的,孩子在記住詩詞的同時,看到與之相應的場景也很容易就能引出反饋。比如夕陽西下,一隻飛鳥掠過天空,孩子口中便會很自然的背出一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另外把詩文翻譯成現代漢語講述給孩子也很重要。現代漢語,也就是我們常用的白話文較之古詩詞更容易理解,孩子們聽了也會更容易讀懂詩詞的內涵

孩子們在學習詩文時不需要理解太深的家國情懷,但一定要讀懂故事本身的內容,這不僅對於孩子背誦古詩有好處,包括升上更高年級後語文中的古詩文翻譯也有很大的好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