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回快速發展的軌道,該不該重啓房地產?

答案明確,在2019年中,就提出“不依靠房地產短期刺激經濟”,2020年以來,不管是住建部還是銀保監會、央行,再度頻繁提出“房住不炒”的基本指導思路。雖然經濟有壓力,但不可矯枉過正,因爲房地產也有泡沫。

潘石屹曾指出我國的房地產總價值超過65萬億美元,位居前列。言外之意是房地產泡沫已經很大了。但是筆者認爲不能簡單從房產市值來判斷。試想,如果房產市值很高,但是房地產購買力也很高,這二者是相匹配的情況下,那也沒啥水分,所以關鍵要看房價收入比。

A城市的房價超過5萬元/平米,但是收入只有3000元/月,多數剛需家庭需要奮鬥20-30年纔可以買得起一套房子,有的依然買不起,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就存在水分,說明 高房價應該是虛高、是被炒起來的。B城市房價6萬元/平米,人均收入7萬元/月。可以看出,雖然房價很高,但是收入水平也足夠支撐這麼高的房價,二者接近平衡狀態,沒有水分。

而根據社科院數據顯示,2018年底,我國的房價收入比超過9.3以上,努力30年方可有一套房子,在北上廣深的不少城市,房價收入比達到30以上。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也超過15以上。

既然房地產有水分、有氣泡,那麼在去泡沫化的背景下,就不要被委以重任。雖然如此,但樓市的體量大、地位高,佔到了經濟發展15%-21%的貢獻度,依然具有強勁的前進動力。2020年樓市小陽春正在來臨,一波熱度“春風拂面”。

5-6月份,樓市“萬人搖號”刷屏了,杭州有超過6萬個家庭搖號購買900多套房子,中籤率不到32%的比例,無獨有偶,南京、成都等多地不約而同出現“萬人搶房”的壯觀場面。

其實,仔細研究下這些樓盤,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這些網紅樓盤的銷售價格都比周邊的房價低,這是導致買房人來次搶房的重要原因,因爲在他們心中“買到就是賺到”,這種房價差立竿見影。

可以說,在市場復甦的同時,炒房者也在迴歸。

既然房地產泡沫這麼高,炒房者正在入局,剛需還能買房嗎?先看基本態度,6月起,樓市2條新規發佈。

1、禁止建造高樓。

一直以來,各大城市都以建造超高層地標性建築爲主要目標,似乎在一座城裏沒有屬於自己的超高層寫字樓,就沒有存在感,在全世界所有的摩天大樓中,我國佔到了10%以上。摩天大樓的種種弊端也層出不窮,例如房子太高經常出現爛尾的情況,資金投入大、建設時間長、過程不可控等都容易導致爛尾,會帶來很大的資源浪費。

前不久,住建部等部門聯合發通知,明確規定各地加強城市的建築風貌管理,並且嚴格限制各地盲目建設超高層建築的情況,建築高樓大廈一般不能超過500米。

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築,各地因特殊情況確需建設的,應進行消防、抗震、節能等專項論證和嚴格審查,審查通過的還需上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未通過論證、審查或複覈的不能建。

2、鼓勵擺地攤。

擺地攤與房地產有啥關係?樓市指聞認爲這屬於強相關,地攤經濟發展的興盛與否,直接關係到房地產的發展。什麼樣的人才會去擺地攤呢?一般都屬於中低收入者,他們會在白天的繁忙工作之餘抽時間到馬路邊佔道經營小本生意,賺點小錢養家餬口,發財致富的少、基本經營維持的多。

這部分人的收入增加,能直接帶動他們對買房的預期變動,腰包越來越鼓的情況下,買房自然有動力、也有更強的需求;除此之外,地攤出售的也是商品,與商鋪和門面具有競爭關係。在對比當中,各有優劣勢,地攤商品被貼上“低端、質量差”的標籤,但是價格非常便宜,之後者纔是核心競爭力。

根據文明辦要求,今年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爲文明城市測評考覈內容,儘快恢復經濟,滿足羣衆生活需要。在允許擺攤的前提下注意行人、不要影響交通等。

以上2條新政,導致2類人迎來好消息,也有1類人被“打入冷宮”。

限制高樓與房地產調控如影隨形,再加上擺地攤興起,能直接帶動2類人賺錢:

1、中低收入人羣賺了。擺地攤一方面解決了很多的人就業問題,讓他們有了新的經濟收入來源,提收入生活水平,進而帶動消費、刺激經濟發展,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所以不少專家指出“地攤雖小,價值很大。”

2、剛需購房者。限制建高樓,這爲城市的房地產發展高樓劃上了止休符。城市不再盲目攀比、地標性建築減少的同時,以城市超中心的發展佈局就會大大減少,這樣超出正常水平的房價也相對減少,爲剛需帶來更多的上車機會。

同時,1類人再度被打入冷宮:商鋪投資者。

樓市指聞多次強調,商鋪可以買,但要有空杯心態、要有淡定的經營心態,10年以來,電商經濟的發展讓線下的實體店鋪墜入“冰點”,很多店鋪想盡辦法轉向了“體驗性商鋪”,一個地攤再度讓商鋪的價值大幅縮水。可以說,今後投資商鋪依然沒有太大的空間,需要慎重爲爲之。

學習房地產知識,可以留言、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