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在城裏人看來很不可思議的習慣,像什麼“生人借房,門不避塘,屋上砌牆,家破人亡”等等。可能城裏人連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都不明白,更不要說知曉它的內涵了。

咱們逐個來解釋一下,生人借房借不得,借了就會家破人亡。這裏指的借房是指把房子借給別的女人生孩子。舊時農村女人生孩子不去醫院,而是請農村的接生婆來接生,那麼就涉及到一個房屋的問題。

大部分女人肯定是有自己的房子的,但是戰亂年代,也有流浪到村子裏的女人呀,她們要是生孩子怎麼辦呢?

這就得求助於別人把房子讓出一間來,女人生孩子是要見血的,一旦見了血,對於這家人來說,那就有可能是面臨着血光之災。所以,就算是女人再怎麼求自己,爲了家庭以後的運勢着想,也絕對不對把房子借出去。

如果實在於心不忍,就把臨時不用的一間柴屋收拾出來,等女人生完孩子以後,急速拆掉,以保證風水不受影響。當然現在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現在女人生孩子都上專門的婦產醫院,而且是那種一天幾千元的高級婦產醫院。

什麼是門不避塘呢?門不避塘,同樣家敗人亡,意思是你建房子的時候,大門直接朝着門口的池塘開。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農村到了晚上一般都是黑燈瞎火的。如果家裏人夜裏起來上廁所,一個不留神,搞不好就滑到水裏去。

而且從風水學的角度來說,門前有水,屬大凶之兆。我記得小時候家鄉有個叔伯,他就是不信邪,硬要把房子建在水塘前,說是取水方便。他是男主人呀,一言九鼎,家裏人都擰不過他。

可是後來,到了晚上,家裏的孩子不知道爲什麼自己從牀上爬起來玩玩具,農村又沒有晚上關大門的習慣,玩具滾出了大門,孩子跟着去追,結果一腳滑進了池塘。等到第二天早上,屍體被發現以後,家裏人這個哭呀,可是人已死,哭有什麼用呢?

最後是屋上砌牆,家破人亡。這個就更好理解了,家裏原來是一層樓平房,後來孩子們大了,各自成家,本來是要把房子推倒重建纔行。主人想省錢,直接在一樓的基礎上加蓋二樓甚至三樓。

結果,因爲地基不牢,幾年以後,房倒屋塌,家破人亡,這樣的悲劇在農村也不少呢。所以後來很多村委會下了嚴令,哪家要蓋房子,一定要把原來的房子徹底扒掉,再深挖地基,否則不允許建新房。

“生人借房,門不避塘,屋上砌牆”,這三句俗語,有些有道理,有些在我們看來就沒有什麼道理,比如借房子給女人生孩子,但其實它都是農村文化的一種具體體現。正所謂入鄉要隨俗,學習這些俗語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讓我們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廣闊的農村生活中去。

至於哪個有道理,哪個沒有道理,就靠我們自己的判斷力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