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读史书的人,可能会有一种感受:“翻开书,满眼都是帝王将相;合上书,身边全是柴米油盐。”

这是一种落差,关于身份,关于理想。

年少时,每个人都向往光芒万丈、惊心动魄,怀揣的都是一呼百应的英雄梦或绚丽华美的公主梦,再不济,也要做个正直优秀、有能力掌控人生的人,最厌恶的就是鲁迅笔下那些琐碎悲戚、麻木冷清、可憎可鄙、可有可无的小人物。

待少年被光阴推着长大,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水晶宫和英雄剑,只有满地狼藉,而我们,不偏不倚刚好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有多少人成了孔乙己

孔乙己懒惰、善良、清高、迂腐,他是满口“之乎者也”的落魄乞丐,专被人打趣嘲弄,他又一边偷东西一边在酒馆循规蹈矩地还账,自己食不果腹还喜欢交孩子们写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

只要他在,店里永远充满着欢乐的气氛。那句“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成了盗版、抄袭作家的御用名言,可笑又可悲的流传了下来。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民众的同情心被扼杀,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短衣帮虽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他们的心中也以为既然“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次等货,只值得奚落和取笑。

他们竟然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一样,也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倍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又可怜。然而,他们对孔乙己这样的不幸者非但不给与同情和帮助。相反的,只知道哄笑取乐,以换取劳累苦闷的人生中片刻的快乐,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薄凉。

想到之前流浪的沈巍大师在网络走红,他流浪二十余年的经历随即被扒了出来。审计局的公务员放弃工作、穿着邋遢,在街头捡垃圾。他喜欢史书,喜欢画画,有学识、有涵养,没有的是一个现代人的体面,他崇尚文学却一事无成,推广垃圾分类却穷得无处可归。

蹭热度的人们欢欢乐乐地围着他拍照,没有人从心底里尊重他,如同孔乙己走进店里,周围的人尽是欢声笑语。

沈巍与孔乙己一样,“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

有多少人成了闰土

校园是整个社会高低贵贱之分最淡薄的地方,允许低微的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没有纨绔习气的富家公子、权贵小姐们与你别无二致,每天上课、打球、尝路边的美食。但毕业三年后,那个曾经什么都不如你的世家子弟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你需要穿过办公隔间和长长的走廊才能去见他。

你站在他的面前,低着头,谦恭地递上报表,叫了一声“经理”。那一刻,你想起了闰土恭敬地对儿时玩伴叫的那声“老爷”。

于是我们此时都想到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我们成为了当初最讨厌的人。

少年时的闰土,或许也鄙视过自己的父母:“成天都低头哈腰的,一点尊严都没有,我以后一定不会这样。”

他有理由看不起父母。

老板的儿子,是我的朋友,这是人脉啊;

我以后要把西瓜卖到全世界,没问题的;

我还年轻,以后一定有远大全程。

是的,不管他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打进NBA”、还是“站在世界的最中心”,他都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但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成了当初最讨厌的人。

该工作的时候,接过父亲的锄头和钢叉,成为一名最普通的工作人员。该结婚的时候,通过相亲娶了一个不爱的女人,凑合着过日子。

然后生6个孩子,为生活而奔波。

劳累了一天之后,他看看熟睡的女人和孩子,或许依然会想起当年的雄心壮志,和暗恋过的翠花。

但是也只能想想罢了。

闰土觉得人生苦,但又形容不出来,只能像石像一般坐着、沉默着,拿起烟管默默的吸烟,然后上床睡觉,准备明天的工作。

那一刻,又有多少人会发出同样的叹息?

闰土也曾是个生机勃勃、真诚机智的少年,曾在瓜田、雪地和广阔的海边快乐地长大,他自在疏旷,本该有一番不寻常的作为。但成长环境和遭遇凸显着他的贫弱与卑微,勇气和意气无法帮他打破阶层局限,他渐渐被磨平棱角,弯下脊梁,成了生活的奴隶。

从少年意气到卑躬屈膝,又有多少人活成了可悲的那个闰土。

有多少人成了阿Q

你的领导是一个才德有缺的人,想出些不切实际的主意,义无反顾地要你们贯彻执行。效果当然并不好,你的同事被抓了典型,在大会上被狠批。但他敢怒不敢言,颓丧地点头认错。休息时,他在人前义愤填膺,咒骂不合理的方案、不务实的领导、没有人站出来反驳云云。

最后他释然道:“又不是只有我自己,反正大家都一样。”然后悄然离开。那一刻你的脑海里冒出一个人来——阿Q——那个一边自我矛盾一边自我安慰的人。

阿Q是一个自尊自大的人物。他自身就是一个出身卑微,生活贫贱的人物,但是他却从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即使是有钱有势的赵太爷,他也认为,“我的儿子将来比较阔的多”。因为去过城里,所以自诩见过世面,然后引以为荣。就算是城里人他也看不起,肆意地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

同时,他又是一个自轻自贱的人。阿Q能够自我贬低,比如在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头的时候,他就说自己是“虫豸”,将自己贬低为“虫豸”只是希望别人放自己一马。然而,在轻贱自己为“虫豸”后,他又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只要是“第一个”那便是无上的荣耀。

为了平复内心的矛盾,阿Q创造了一套伟大而可笑的精神胜利法。这个蹩脚的人物和蹩脚的精神胜利法被人从20世纪打趣到21世纪,也沿袭到了21世纪。可悲的是,人们渐渐意识到,不学会这种精神根本无法再社会中立足。

从好坏分明到难得糊涂,有多少人,活成了可叹的阿Q。

有多少人成了祥林嫂

《祝福》里的祥林嫂注定是个悲剧人物,早年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婆婆为了给小叔子置办彩礼,把她抓去卖给了深山野坳里的贺老六。

鲁迅对这一段的描述写尽了封建社会女人的无奈。“用绳子一捆,塞进花轿里,抬到男家,摁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了了二十余个字,却揭露了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之低下。

祥林嫂逢人便讲儿子被狼叼去吃掉的故事,起初还能换得人们的些许同情。久而久之,人们一听到她讲这个故事便烦的头疼,即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眼里也没有了悲悯的泪光。以至于,此事后来沦为了人们的谈资和笑柄。

也许同情从来都是一场误会。这句话很残忍,但也颇为现实。

不公与委屈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流动,落在一个人头上时总是猝不及防。分手、失业、破产、离婚、亲人故去、罹患绝症……当噩运反复砸在一个人身上时,无力和委屈排山倒海般袭来。

折磨得人辗转反侧、耿耿于怀、萎靡颓丧、抑郁癫狂,仿佛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倾诉才能排遣心中的痛苦,慢慢被榨干希望和生机。渐渐地,人们发现琐碎抱怨时,每个人都跟祥林嫂没两样。

朴实诚挚、勤奋传统的祥林嫂没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抢婚、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叼走、被东家厌弃,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命运和时代的压迫,成了那个见谁跟谁诉苦的怨妇乞丐,孤身死在雪夜里。人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讽刺的是,在受到委屈和不公时,多数人又都成了她。

从厌恶别人抱怨堕落到自己抱怨堕落,从寻常人到祥林嫂,只隔着一点不幸的距离。

无数人,活成了鲁迅笔下的“看客”

孔乙己被打趣时,看客们哈哈一笑;夏瑜被杀时,看客们伸长了脖子;祥林嫂诉苦时,看客们厌烦了冷笑而去;阿Q被闲来无事的看客们按着磕头打趣……看客们冷漠、麻木、愚钝、歹毒、幸灾乐祸。这世上如果有什么比鲁迅笔下的看客更让人不寒而栗的,便是今日的看客。

他们质问跳楼的人“为什么还不跳”;看着被打的人叫好;讽刺在国外被杀的留学生“活该”;嘲笑受匪徒伤害的普通人“在沉默中灭亡”;在不必露面的网络平台上冷嘲热讽、煽动是非……他们都成了鲁迅笔下的看客,在现实或在虚拟网络中以最冷漠、最残酷的言行伤害着当事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他们中的一员。

何其悲哀,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的人都烙上了鲁迅笔下人物的影子,无一幸免。何其幸运,这个时代已不再封建腐朽,留给了我们翻盘的机会。

恍然大悟时,我们不妨试着听听鲁迅的建议: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历史和现实总会不谋而合,总会在某个时间点交汇。

或许,历史本来就没有走远,那些糟粕的思想也一直没有远离我们。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我越来越容易感动了?原来是来自他人的温暖越来越少了,所以,只要别人稍微给你一点温暖,你便感动的不得了,甚至热泪盈眶。

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吗?

真心的希望,缺乏同情心、好吃懒做、妄自尊大、自欺欺人、欺软怕硬、自以为是的“你、我、他”会越来越少。当我们每个人都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