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好的孩子往往會給人一種非常聰明伶俐的感覺,這是因爲數學好的人思維邏輯與分析能力都很強,柏拉圖也曾表示,數學是一切知識中的最高形式。

可見數學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數學好的孩子,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因爲它滲透在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如果想知道孩子將來會不會是數學學霸不妨觀察在這4方面的表現,爲孩子的未來做好準備

一、能將數字和實物聯繫起來

有的孩子對數學有很強的敏感性,能將生活中的實物與數字聯繫起來,達到寓數於景的效果。帶孩子去散步,他能觀察路旁的大樹有多少顆,回家坐電梯時,也能準確按下樓層鍵,認清按鍵上的阿拉伯數字。

薩迪曾說:“如果才學不用,那就會被永遠埋沒。”3-4歲的孩子,如果能將數字與實物聯繫起來,就能證明他思維的靈活性,對學習數學的接受能力很強,對以後數學的學習也能有一個基礎的鋪墊。

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這種能力,家長要及時培養,生活中很多小細節都可以作爲孩子學習的素材:逛超市時問問孩子標價格的數字,讓孩子讀一下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等,讓孩子能明白處處皆學問的道理,提高對數字的敏感性。

德國好奇狗陪娃學 13冊,數字概念、專注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

二、歸類演繹能力強

歸類是將複雜無序的整理成有規律可循的內容,即是從一般到個別的過程,而演繹就是從個別到一般的過程,大多是將一種公式帶入不同題目的求解證明。

在初中、高中的數學課本中,把歸納演繹作爲一種學習方式去教學,因爲它不僅反映的是孩子的思維水平,還關係到解題的思路與方式。

如果孩子能在1+3=4的基礎上,也能明白3+1=4,就能得出當加數與被加數互換位置時和不變的規律,那麼孩子的邏輯思維要比同齡人強很多,在數學解題過程中也不容易思路“短路”,反而思維更加靈活,心境也能更加開闊,解題的方式也能更多。

三、有空間感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小路癡”,而有的孩子卻能分得清東西南北的方位,並且把原先弄亂的玩具進行復原,還能準確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後者能做到這種情況,就是因爲擁有很強的空間感,這種空間感不僅能在生活中提供便利,還能在學習數學上有很大的幫助。

從小學到大學課本上學起的幾何圖形,考驗的就是孩子的空間感。

空間感強的孩子,想象力也更豐富,能理解幾何體的變化,提高解題的能力,空間感強還能對思維的發展有進一步的作用,能讓思維更立體有邏輯,考慮問題更加全面得體

四、會倒推(能從3+4=7,反推7-4=3,強調數學思維)

簡單來說,數學上的倒推法就和語文學習中的“倒敘”法一樣,比較強調用“倒過來想問題”的策略去思考解決問題,有了這種倒推思維,能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思維更加靈活更具全面性,孩子也不容易在一些問題上鑽“牛角尖”,豐富其解決問題的策略。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伊麗莎白斯佩爾克通過研究認爲,兒童在5歲左右,就有着對數學方面天生的直覺判斷力。

他能從3+4=7的結論中,經過慢慢推理總結,反推出7-4=3的新結論,這非常考驗孩子的觀察力與數學思維,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是一個龐雜又深奧的學科,要想學好它,不僅需要孩子的不懈努力,還需要家長的精心配合。如果孩子數學天賦不好,家長應從小重視並且去積極培養,爲孩子以後數學的學習打下基礎,否則上學後學習數學會很喫力,家長也會跟着受罪。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家長需要讓孩子儘可能處於一個充滿問號的環境高頻次的提問能夠讓孩子保持較高的大腦活躍度。父母平時可以給孩子多做一些邏輯思維的訓練遊戲,數獨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個被稱爲聰明人的遊戲,對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專注力都有極大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