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 菜 烹 调 法 蒸

蒸是以蒸气传导加热的烹调方法,在菜肴烹调中,运用比较普遍,它不仅用于蒸制菜肴,还可以做初加工的菜肴保温,回笼。

蒸制菜肴是将原料(生料或经初步加工的半制成品)装入盛器中,加好调味品和汤汁或清水(有的菜肴不需加汤汁或清水,而只加调味品)后上笼蒸制。

蒸制菜肴所用的火候,随原料的住质和烹调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只要蒸熟不要蒸酥的菜,应使用旺火,在锅水沸滚时上笼速蒸,断生即可出笼,以保持鲜嫩,对某些经过细致加工的各种花色莱,则需用温火蒸制,以保持莱肴形式、色泽的整齐美观。

蒸有三种火侯:

1、猛火:蒸气猛烈,气体直升,遇微风吹时而不摇摆。

2、中火:蒸气直上,但有时随风摇摆。

3、慢火:蒸气慢,围绕蒸笼边缓缓上升(或搬开笼盖蒸或隔笼盖蒸也为慢火)。

凡是蒸海、河、塘鲜、百花鸡、百花鸽和一切百花(虾胶)酿的菜肴,都要用猛火蒸制,这样蒸出来的食品色鲜肉滑,百花馅(虾胶)则结实而有弹性,符合质量要求。反之,使用了慢火或中火蒸出来的这类菜式,海河塘鲜和百花馅则会变“霉木”,质量下降。

对于不耐火的食品如蛋类等,则需用慢火,因蛋白质以溶胶变为凝胶,在60℃至70℃便开始变性,如用火过猛,便会变成海绵状,俗称起蜂巢。用慢火蒸可保持食品色泽美观。如蒸鸡蛋、粉丝虾米蛋、琼山豆腐(包括蒸拼盘用的蛋黄或蛋白)等均应用慢火。

凡是蒸的菜式,如蒸排骨、蒸鸡、蒸田鸡等应用中火。同时都要用干粉拌(不宜用湿粉),最后才下油。原因是所蒸的肉类都含有水分,用干生粉拌匀可吸收一些水份,并且蒸熟后粉与肉粘连,使其光滑、色泽鲜明。

如用湿粉则肉、粉很难粘连,甚至蒸熟后,粉全部卸在肉之底,就会降低质量。另一方面,如先下油后下粉,也会出现粉不粘肉,因油与粉是不相粘的。所以一般都是先将肉类加味、粉拌匀上碟后方下油,就是这个道理。如错用了猛火蒸,则肉质收缩、泄油。慢火蒸则时间长,菜肴肉类“暗淡”。

清蒸鲥鱼

一、原料:

鲥鱼(整块)1斤半,火腿6钱,笋1两6钱,香菇3钱,熟猪油1.5两,生网油1两,葱、姜各3钱,料酒6钱,鸭汤2两,盐、糖、虾子、胡椒面、味精适量。

二、做法:

1、将鱼块剖成两片,在肉面厚处斜划二至三刀,不可划破鱼皮和弄掉鱼鳞,因鲥鱼含脂肪高,每百克含16克,且在鱼鳞之下,用清水洗净揩干,把鱼块在沸水中烫一下,除去腥味及鱼鳞表面的污物,再洗一遍,鱼鳞朝上平放在鱼盘内。

2、然后将火腿片、香菇、笋片配在鱼块上,铺成花形,浇上熟猪油、料酒、白糖、盐、虾子、鸭汤。

3、再用生网油盖上,姜、葱放网油上,随即上笼蒸10分钟即可出笼,拣出葱、姜,滗出鱼汤,在鱼汤内加味精、胡椒粉拌匀后,再浇在鱼上即可食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