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 菜 烹 調 法 蒸

蒸是以蒸氣傳導加熱的烹調方法,在菜餚烹調中,運用比較普遍,它不僅用於蒸制菜餚,還可以做初加工的菜餚保溫,回籠。

蒸制菜餚是將原料(生料或經初步加工的半製成品)裝入盛器中,加好調味品和湯汁或清水(有的菜餚不需加湯汁或清水,而只加調味品)後上籠蒸制。

蒸制菜餚所用的火候,隨原料的住質和烹調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只要蒸熟不要蒸酥的菜,應使用旺火,在鍋水沸滾時上籠速蒸,斷生即可出籠,以保持鮮嫩,對某些經過細緻加工的各種花色萊,則需用溫火蒸制,以保持萊餚形式、色澤的整齊美觀。

蒸有三種火侯:

1、猛火:蒸氣猛烈,氣體直升,遇微風吹時而不搖擺。

2、中火:蒸氣直上,但有時隨風搖擺。

3、慢火:蒸氣慢,圍繞蒸籠邊緩緩上升(或搬開籠蓋蒸或隔籠蓋蒸也爲慢火)。

凡是蒸海、河、塘鮮、百花雞、百花鴿和一切百花(蝦膠)釀的菜餚,都要用猛火蒸制,這樣蒸出來的食品色鮮肉滑,百花餡(蝦膠)則結實而有彈性,符合質量要求。反之,使用了慢火或中火蒸出來的這類菜式,海河塘鮮和百花餡則會變“黴木”,質量下降。

對於不耐火的食品如蛋類等,則需用慢火,因蛋白質以溶膠變爲凝膠,在60℃至70℃便開始變性,如用火過猛,便會變成海綿狀,俗稱起蜂巢。用慢火蒸可保持食品色澤美觀。如蒸雞蛋、粉絲蝦米蛋、瓊山豆腐(包括蒸拼盤用的蛋黃或蛋白)等均應用慢火。

凡是蒸的菜式,如蒸排骨、蒸雞、蒸田雞等應用中火。同時都要用乾粉拌(不宜用溼粉),最後才下油。原因是所蒸的肉類都含有水分,用幹生粉拌勻可吸收一些水份,並且蒸熟後粉與肉粘連,使其光滑、色澤鮮明。

如用溼粉則肉、粉很難粘連,甚至蒸熟後,粉全部卸在肉之底,就會降低質量。另一方面,如先下油後下粉,也會出現粉不粘肉,因油與粉是不相粘的。所以一般都是先將肉類加味、粉拌勻上碟後方下油,就是這個道理。如錯用了猛火蒸,則肉質收縮、泄油。慢火蒸則時間長,菜餚肉類“暗淡”。

清蒸鰣魚

一、原料:

鰣魚(整塊)1斤半,火腿6錢,筍1兩6錢,香菇3錢,熟豬油1.5兩,生網油1兩,蔥、姜各3錢,料酒6錢,鴨湯2兩,鹽、糖、蝦子、胡椒麪、味精適量。

二、做法:

1、將魚塊剖成兩片,在肉面厚處斜劃二至三刀,不可劃破魚皮和弄掉魚鱗,因鰣魚含脂肪高,每百克含16克,且在魚鱗之下,用清水洗淨揩乾,把魚塊在沸水中燙一下,除去腥味及魚鱗表面的污物,再洗一遍,魚鱗朝上平放在魚盤內。

2、然後將火腿片、香菇、筍片配在魚塊上,鋪成花形,澆上熟豬油、料酒、白糖、鹽、蝦子、鴨湯。

3、再用生網油蓋上,姜、蔥放網油上,隨即上籠蒸10分鐘即可出籠,揀出蔥、姜,潷出魚湯,在魚湯內加味精、胡椒粉拌勻後,再澆在魚上即可食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