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對唐朝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強盛的唐帝國從此由盛而衰。這個事件的發生並不是偶然性的,而是日積月累才爆發的。我們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在他登基前期朝政清明,國力雖不及盛唐,但也是可以的。可是到了他晚年後期,由於他寵信楊貴妃,整日只顧着和這位美人飲酒作樂,逐漸荒於政事,更是重用楊國忠、高力士這樣的奸臣,使得唐朝內外一片烏煙瘴氣,再加上唐玄宗奢侈的生活,國力也是與日劇下。這是朝政不穩,再加上天災人禍,終於使得安史之亂的導火線點燃了。公元755年,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並且叛軍更是一路破竹,勢不可擋,並且攻破了長安,唐玄宗被迫遷到蜀地避難,這次時間對於唐朝是災難性的。雖然我們知道安史之亂最終是被唐朝給平息了,但是當時叛軍曾經那麼勢不可擋,連長安都攻破,爲什麼最後沒有滅亡唐朝而是被平息鎮壓了呢?

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爲強盛的王朝之一,唐朝在傳遞到唐玄宗手上時,經過幾代皇帝的苦心經營,已經擁有了相當大版圖,東到大海之濱,西到中亞地區,南到東南亞越南,包括吐蕃都屬於唐朝領土。而這麼大的疆域,自然要有一套完善的軍事管理制度來應對可能出現的戰爭或者叛亂。唐玄宗當時爲了抵禦可能來自西域、阿拉伯、吐蕃的攻擊,在全國設置了10個兵鎮,將全國分爲10個作戰區域,並且還設置了9個節度使,1個經略使,每一個節度使不僅要管理這個區域的軍事,還要負責收取賦稅和其他事務,相當於當時地方政權的最高長官了,而經略使是總管這9個節度使的人物,並且對接皇帝,他也是節度使掌握幾州的勢力。這點就想三國時期的割據勢力了。而本來唐王朝強盛的時候,這樣的制度是有利的,而當唐王朝這個中央不再有力,這就讓這些節度使有了更高的權力,對於唐朝來說,就是尾大不掉的局面了。

在說回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他當時因爲受到唐玄宗的賞識,被任命爲平盧、范陽、河東這三個地區的節度使,而當時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當任宰相,這兩個人又是有矛盾的,一個是宰相又有貴妃關係,一個是擁有三鎮兵權的野心家,這樣一個朝廷怎麼能讓我安祿山去此後,於是讓安祿山決定了起兵反唐。看到這裏很多小夥伴估計明白了,安祿山所擁有的只是唐朝的一支部隊,也就是10鎮中的一個,而唐朝還有其他地區的部隊可以調遣,再加上安祿山的部隊是以西北的幽州地區爲中心,那裏地廣人稀,經濟資源都比較匱乏,所以使得安祿山在戰線拉長後,就不行了。

由於地處北方,都是一些唐帝國邊緣化的武人,叛軍開始的勢如破竹的態勢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爲他們雖然佔領的內地的一些地區,卻得不到當地人們的支持,使得他們的不能利用這些地區人和物,去壯大自己勢力,就導致了安祿山兵員不足、糧草短缺,軍械也無法補充等情況。而唐朝就不一樣了,雖然你一個鎮反叛了,但是我還有內陸大片的土地,並且西北地區也有軍隊,東南地區可以提供軍糧和錢財,更爲關鍵的是唐帝國強盛的思想深深影響着百姓的思維,他們都支持朝廷打敗叛軍,早日鎮壓叛亂恢復平靜生活,這樣天時地利人和,讓唐朝怎麼能不平息叛亂呢?

而光靠老百姓也是完全不夠,唐朝最終能抵擋住叛軍的進攻並最終扭轉佔據並一舉平息叛亂的關鍵還是在於一批忠心愛國的文武大臣。正是因爲有了這些人才支撐起了唐朝政治和軍事,沒有讓唐朝在這次叛亂中倒下。這裏就包括我們熟悉的李光弼,郭子儀,張巡等。在暴亂髮生的時候,郭子儀還在丁憂,在危急時刻被火線上陣後,郭子儀更是奇蹟般地奪回了長安城。而張巡更是以三千抵擋十三萬叛軍,死守睢陽數月,爲唐軍最後的反擊贏得了寶貴時間。

之前我們說了,唐玄宗後期已經是昏庸至極,唐朝其他的皇室成員更是不值一提,在面對安史之亂,更是手足無措。如果沒有這些精忠報國的愛國義士,唐朝根本撐不住。有了這些積極因素,唐朝能夠平息叛亂還差一點,就是叛軍內部矛盾。之所以唐軍可以戰勝叛軍,這個原因是必不可少的,因爲叛軍內部本身就是有利益矛盾的,當叛軍一路勢如破竹、順風順水矛盾就被掩蓋,而當失敗接二連三,就不一樣了。再加上安祿山本身就是一個暴躁脾氣的人,不管是對待手下,甚至是親生兒子都是並不會留情的,所以突破總是從敵人內部開始瓦解的。安祿山最終因爲他的兒子安慶緒聯合安祿山身邊的宦官李豬兒殺死了安祿山。

正所謂無獨有偶,安史之亂的兩大主角——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人的結局竟然都是一樣的,被自己的兒子殺死。真是讓人唏噓。而隨着安祿山的死,唐軍順勢扭轉戰局,一舉平息了叛亂,使得唐朝又短暫地恢復了平靜。所以我們來總結下,安史之亂失敗的原因是兩個方面,一是唐朝軍民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對抗叛軍,保家衛國;二是叛軍內部矛盾激化導致自身勢力瓦解。而不管是什麼原因,安史之亂讓唐朝從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回到盛唐時期的模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