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膾炙人口的詩句,訴說了四個帝王,藉助詩詞的魅力,唐宗宋祖總是聯袂出現,無數人都習慣性的將這兩人並列,意指他們成就相仿,都是古之英明帝王的代表人物。

可按成就而論,趙匡胤建立的趙宋無論疆土也好,戰功也罷,都和唐太宗有天壤之別,爲何還被詩人同列?

這無疑是屬於特定人物心心相惜的產物。

(能入此詩詞,何有凡俗?)

趙匡胤也卻有這樣的特質,這特質在無數細節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作爲趙宋開國之君,趙匡胤屬成長性思維的典範人物,辦事爲人從不墨守成規而是善於打破常規。

話說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後,在衆多部下擁簇之下,志得意滿的回到京城。

大勢已定之後,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名正言順的承襲國家的權利。

將軍都是自己嫡系,還需要收服文臣,於是趙匡胤就令後周一衆文臣來殿前議事。

(趙匡胤算明主)

這議事我看爲虛,試探態度爲實才對。

這羣大臣一來,領頭的宰相範質,劈頭蓋臉先罵了一通趙匡胤小人竊國。

他說:先帝待你如子,如今屍骨未寒,你爲何如此?

罵的趙匡胤痛哭流涕,隨後說。

我受先帝厚恩,感恩不盡,奈何六軍所迫,情非得已啊。

說完後,這六軍將士就在殿邊玩弄起了刀劍,這言外之意,嗯呵!

一看刀劍在側,領頭質問的範質無奈,只得接受既成事實,要讓他送死,還是有點難度的,不過保全下原老闆的面子,辦法還是有的!

於是他提了三個要求。

第一:行禪讓。

第二:尊世宗皇后爲太后

第三:待少帝柴宗訓如子。

一看這三件事不難辦法,趙匡胤立馬答應。

隨後範質也不再堅持,已經爲原老闆爭取了足夠的待遇,下九泉也足以和柴榮交差了,於是就率領王溥等一班舊臣跪拜新主,也算給了趙匡胤認同。

(認同需要妥協)

可這事還沒完,認同歸認同,禪讓作爲古已有之承襲傳統,需儘快辦。

但趙匡胤上位屬突發事態,並沒有多久準備時間,雖算情理之中卻也算意料之外事。這來的突然之下,就讓周恭帝(柴宗訓)準備不及。

這小皇帝估計也不懂禪讓之禮,也不想弄啥準備,因此連禪讓制書都沒寫。

範質王溥這羣大臣,估計也要點臉,不好意思弄啥禪讓制書,至於那羣武將,要他們寫也寫不出來啊。

趕鴨子上架,也可行,但沒有禪讓制書無疑是非常不吉利的一件事。

這時候,只見翰林學士陶穀淡定出場,從懷中掏出一份預謀已久的禪讓制書,讓無數人鬆了一口氣。

這制書寫的是文采飛揚,精妙無比,將趙匡胤狠狠吹捧了一把,英明神武,偉略無雙,仁義超羣之類的話語,那是一串又一串。

(武力是保障,手腕不可缺)

這表現無疑大功一見,也讓趙宋王朝的開局,有了點正兒八經的氣勢。

按理說,如此奇功趙匡胤應該發自肺腑感謝纔是,可趙匡胤卻非尋常人所想那樣對陶穀另眼相看,反而認清了陶穀爲人。

這陶穀不過一個善諂媚取寵、溜鬚拍馬的小人而已。

隨後歲月,趙匡胤雖用陶穀卻並不重用,根源嗎!

不過是不得因私情而重佞人而已。

至於在禪讓之前和趙匡胤唱對臺戲的範質、王溥等一干舊臣,有一個算一個,只要參與了指責趙匡胤的,反而不僅沒有被罷黜,更是在和後續都獲得了重用。

這前後對比,還有重用和不重用,無疑體現趙匡胤用人之智和識人之明。

什麼纔是真正的人才,不是吹牛打屁那種人,而是讓你不痛快,直言你的過失,甚至爲了責任甘願承擔風險的人,這點是不是和李世民任用魏徵很像?

以這個認知爲基礎,投機倒把,善於奉承的陶穀明顯不在此列!

而範質、王溥等一干舊臣在社稷交替時刻,依舊堅持原則,讓君王不痛快,他們纔是真人才。

(讀史都是道理)

後續這樣的用人之智和識人之明,在趙匡胤身上依舊有體現。

公元960年,趙匡胤決意攻打南唐,任命曹彬、潘美爲主副帥。

臨出發時,曹彬有點不放行,怕自己指揮不動驕兵悍將,於是跪求趙匡胤的聖諭。

如有將在外不服軍令,犯事了,如何處理?

只見趙匡胤仿如早有準備,不慌不忙的從懷中拿出一錦囊,隨後親手將就錦囊妙計交給曹彬,說道:

愛卿寬心,將在外違犯軍紀處分規定,全寫裏面了,上到潘美,下至將領,只需打開這錦囊,依旨行罰便可。

這份錦囊無疑有尚方寶劍的樣子,也讓曹彬定下了心。

(君臣不疑纔有勝利)

有錦囊坐鎮,趙匡胤撐腰,曹彬率軍打仗也是節節勝利。

勝而班師之後,曹彬將這錦囊又恭恭敬敬的交給了趙匡胤。

趙匡胤一看,笑的那個開心啊。

於是當着朝臣的面,將錦囊打開給羣臣觀之。

只見裏面不過白紙一張,啥都木有,衆臣喫驚之餘不由驚訝問詢,爲何如此!

只見趙匡胤大氣的說:白紙一張,勝於千餘條規定,曹愛卿可曾想到?

衆臣欽佩之餘,不由對趙匡胤用人之道肅然起敬,從此越發君臣不疑。看看後續趙光義言行,在打仗之餘,居然千里佈陣,引發潰敗,就知信任和放權有多麼重要了。

如此三件事看過之後,在看唐太宗李世民事蹟,是否有似曾相識感覺?

前兩件事,引申出的用人之智和識人之明,後一件事引申出的君臣不疑,無疑是古往今來成功者必備的素質。

所謂英雄惜英雄,詩詞將唐宗宋祖同列,道理就在於此。

這典故,對於今日無數創業者也好,有志於人生追求的人也好,都是教科書級別的標杆,如果你是老闆,要學如何用人,如何識人,可以多看看員工原則問題的堅持,如果你是員工,要學老闆,可以多看看放權時是否大度。

道理雖簡單,卻足夠深刻,也算意味深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