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歷代帝鑑圖說》是明代萬曆年間的帝師、宰相張居正,爲萬曆帝少年時代編選講解的政治啓蒙課講義。全書共編選了自上古二帝三王直至北宋年間的歷代帝王政治故事共117節。每篇都附有張居正的直解和簡要述評,由明代畫師專配一圖,有如連環畫一般。

一本古代的帝王早教讀物,有什麼好推薦的?

其實,單從書籍本身的內容來看,沒什麼新意,無非是一位當時的飽學之士,對一位幼年帝王的美好期望罷了,如果你對未成年教育有所瞭解就會明白,老師不管多麼睿智,教育方法多麼優秀,最多隻佔全部教育成果的30%,也就是說,萬曆皇帝是否能成才,跟老師的關係真的不大,更何況皇帝的繼承人從小要接受的教育,張居正只是其中不太重要的一部分而已。

《歷代帝鑑圖說》的翻譯者周殿富對此總結說,“萬曆帝缺少仁根善本”,他的祖上也大體如此,所以纔會殺張居正,三十年不問朝政,而張居正也廣置家產,收受賄賂,最終招來家破人亡,歸根到底,一個“貪”字作祟,我卻不是這樣認爲。

首先,明朝一朝,毀不在錢財。

歷朝歷代,財都不是亡國的根本,明朝也不例外,但君臣互忌,明朝最甚。在那個人治大於法治的年代,君臣之間互相猜忌,彼此缺乏信任,是典型的亡國之象,雖有錦衣衛,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嚴加看管,也時常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

後世人懷念唐宋,不是因爲唐宋多有錢,而是君臣相得,互相尊重,好壞暫且不論,始終能感覺到人間正道是滄桑,纔是王道。

其次,只從家產來斷定張居正貪財,太過偏頗。到萬曆朝時,明朝積弊已成,百官貪贓枉法,已成慣例,每年從地方遞送進京的錢財,在還沒有進京前,就已經分配完畢,哪個衙門該收多少,哪位大人該拿多少,都是有固定份額的,且名目繁多,張居正就算是首輔,也無力改變這一現實,事實上,他後來會丟官喪命,與斷絕文武百官的財路,不無關係。

另外,單從《歷代帝鑑圖說》中的內容來評價張居正,評價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全面。

事實上,書是好書,中正平和,充滿了帝師風範,可是,聯繫明朝的政治生態來看,張居正的用心就頗有些耐人尋味了。

明朝皇帝刻薄寡恩的傳統由來已久,張居正在書中列舉的歷代帝王舊事,卻突出仁厚,說好聽點,是苦口婆心的勸諫,說的誅心一些,他是在替天下讀書人發聲,有諷刺帝王之嫌。

皇帝的老師表面上看是無上的榮耀,讀書人的終極夢想,可是,不管是誰,當他坐在這個位置上後,就必須面臨選擇,是站在皇帝一邊,爲皇帝的需要服務,還是站在天下讀書人一邊,爲讀書人發聲,不管選哪邊,都一定會得罪另一邊。

以張居正的能力,他完全可以編寫一本更符合現實,讓萬曆皇帝更容易接受的教材,畢竟萬曆皇帝也不是平庸之輩,他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正宗的帝王心術,雙方教育偏差太大的化,等於是在逼萬曆皇帝做一個選擇。

如果你對教育有所瞭解,就會明白,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出現衝突時,孩子一定會本能地偏向家庭教育,這樣一來,學校教育就等於是在做無用功,很少有例外的時候,這就是爲什麼現代教育主張家長一定要配合學校,至少要保持口徑一致的關鍵原因。

在這樣兩難的選擇面前,張居正選擇了站在讀書人一邊,因爲他有政治抱負,而想要做事,離不開天下讀書人的支持,至於站在皇帝一邊,以明朝皇帝的“家教”,福禍難料。

能讓一位帝師有如此痛苦的抉擇,實在不是明朝之幸,因爲皇帝和讀書人之間,本應該是合作的關係,不是對立的關係,可現實就是如此,張居正也沒有辦法。

因此,雖然張居正任首輔期間,爲明朝帶來了少有的“中興之治”,依然對於大局沒有什麼變化。有人認爲,張居正死後,要是再有幾個張居正,明朝興許能逃過一劫的設想也只屬妄言罷了,因爲就算滿朝都是張居正,明朝依然會在短期內滅亡,只因臣不是亡國之臣,但君的確是亡國之君。

瞭解這些時代背景,及明朝的政治生態以後,再讀《歷代帝鑑圖說》,就有了不一樣的味道了,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有張居正對明朝時事的看法和對萬曆帝的警告,但如果你只看書中的故事,不做聯想的化,那它就是本雞湯文,看不了幾章,你就會犯困打瞌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