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爲9.04億;在我國網民羣體中,學生最多,佔比爲26.9%,2.43億人;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爲8.97億,大部分學生都使用手機上網。

《報告》顯示,在線教育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110.2%,佔網民整體的46.8%。2020年初,全國大中小學校推遲開學,2.65億在校生普遍轉向線上課程,用戶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在線教育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通過上面的兩組數據可以看出,互聯網在擁抱了購物、新聞和娛樂等行業後,深深地愛上了教育。我們要深化對互聯網的認識,正視網絡對教育的影響。

一直以來,大多數老師、學生和家長在網絡對教育的作用認識還停留在通信方面,事實上互聯網早已滲透到教育的各個角落。老師備課、講課、命題都依賴網上資源;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和查找相關資料,參加在線教育補課,進行社交活動,觀看新聞;家長通過網絡學習教育孩子的相關知識,受網上輿論的影響……可以說我們的三觀、知識技能、思想觀點、社交活動都深深打上了網絡烙印。

01正視網絡對教育的積極影響

一、網絡打破了教學活動對學生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教育不再是課堂聽課回家完成作業,不再是不聽課就沒人給你講,聽了這節課就不能再重放的時代。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本節課的相關知識,甚至還能學習名校名師的課程,自己的老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提供者,減少了對老師的依賴,豐富了學習資源,有利於提高自己學業水平。這也促進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否則會出現“師不如弟子”的現象。

二、網絡提高了教師獲取教育資源的能力。沒有互聯網之前,老師獲取教育資源侷限於一校之地,現在通過互聯網可以收集到全國的教育資源。所以老師不能故步自封,不要牴觸網絡,要重視現代化教學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學習,收集、整理、運用網絡上優秀的教學資源,彌補自身不足,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做一名現代化的數字教師。

三、網絡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線上教學軟件的打卡功能,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記憶、預習、複習等學習習慣;還有錯題本功能,可以幫助學生收集錯題,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02正視網絡對教育的消極影響

一、網絡和線上教育加速了學生的兩極分化。疫情期間的網課效果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線上學習對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和自律強的學生沒有太大影響,該學的知識都學到了;又沒有傳統的教學時間的束縛,留給好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和自由度,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學習自己薄弱的科目。對於程度較差和缺乏自律性、沒有家長監管的學生,上網課基本上沒有任何效果。缺乏家長和老師的監督,上網就是娛樂,成績只能越來越差,這也是很多“神獸”家長呼籲開學的原因。

二、網絡上不良信息影響學生的三觀。要加強對學生三觀的引導和教育,不要輕信網上言論,提高辨識不良信息的能力。手機遊戲佔用學生太多的時間,必須加強對手機的管理,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手機的習慣,讓手機真正成爲連接互聯網和教育的平臺,而不是遊戲機。

2.43億的學生在上網,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都讓我們意識到,網絡與教育的結合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所以,老師、學生和家長都要正視網絡的作用,轉變意識,積極行動,趨利避害,促進孩子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