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網友熱議是否有用的“離婚冷靜期”塵埃落定,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先拋開其效果如何,爲何設置離婚冷靜期?恐怕與如今居高不下的離婚率有關係。根據各個省、市、自治區2019年中國離婚率數據統計,80後、90後的離婚率遠遠超過了60後、70後。根據全國起訴離婚案件裁判結果, 80、90後起訴離婚而最終離婚的比率達到了61%,其中,結婚2-5年的佔了85%,七年之癢提前到了兩年。

#離婚冷靜期話題#高關注和高討論度

媒體報道一對95後小夫妻因爲“誰洗碗”的問題爭吵不斷,最後離婚收場,聽上去有些荒唐,但這並不是個例。有知乎網友直言:“你們看到的是一個碗,我看到的是未來幾十年的家務活”。在夫妻雙方都是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家務活真的會成爲離婚的導火索。國家統計局2018年的數據顯示,居民家務勞動平均時間1小時26分鐘,其中男性45分鐘,女性2小時6分鐘,居民家務勞動參與率男性40.4%,女性75.6%。

分城鄉、分性別的居民無酬勞動時間情況

數據說明一切,國民家庭生活中,女性負責家務勞動的時間更長、頻率更多,長時間付出的不對等會成爲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家務問題導致的離婚,冷靜期多少有用,但不談論感性層面,智能家居或許更能拯救婚姻。

1. 誰都不用幹,放着它們來

不就是誰洗碗,洗碗機瞭解一下。只需要你把碗放進洗碗機槽內,到點拿出來,消毒烘乾後乾乾淨淨的碗筷請你查收。不就是誰掃地,智能掃地機器人瞭解下。語音操控,你能給它設置時間和場景,讓什麼時候工作就什麼時候工作,讓掃哪裏掃哪裏,掃拖一體,吸力強勁。不就是誰關燈,語音操控全屋開關了解下,不僅關燈、關電器也可以,還能語音指揮電視調到自己喜歡的節目、喜歡的片段,指揮空調切換模式,指揮熱水器設好溫度,總之,能動嘴的就不讓你動手。

嵌入式洗碗機

除了這些,智能家居把家務活中佔大頭的洗衣做飯一併給解決。廚房中安裝自清潔油煙機,使用煙竈聯動,炒菜油煙少,油煙機、竈臺、操作檯不需要過多打理。智慧烤箱有內置菜譜,準備好食材,放到烤箱,設好程序,做個大餐也很輕鬆。陽臺上的全自動智慧洗衣機還能配上智能晾衣架,各種面料的衣服都有匹配的洗衣程序,你可以語音操控洗衣機工作,也可以不在家時在手機APP上預約洗衣時間,到家智能晾衣架自動降下來,等你晾衣服。

海爾智家推出的“洗晾一體”智慧陽臺

各種家務困擾都可以用技術手段解決,何必鬧到離婚收場,科技改變生活從來都不是空話。

2. 早有概念,發展是必然

事實上,微軟1999年拍了一條廣告片,描述了這種充滿科技感的場景:女主人與門禁對視兩秒、屋門自動打開,按了玄關控制板的“回家”模式,屋內燈光亮起、窗簾拉上、喜歡的音樂也響起來…..

這段6分鐘的影像展示了各個家庭成員如何通過語音、視覺識別、中控版等交互方式,完成燈光控制、安防、影音娛樂、購物等功能。

1999年微軟“Microsoft Smart Home”廣告片,女主人面容解鎖進門

20年後,影片中呈現的場景基本都實現,但大多存在於智慧家居體驗店、家電博覽會等特定的場景中,還未普及到普通家庭,但家電市場已經發生變化。格力、美的、海爾白電三巨頭已經進入成熟期,急於尋求突破,小家電和廚電企業由於多年來以OEM/ODM出口爲主,衆多自主品牌市場仍處於成長期到成熟期轉變,這些都給基於生態鏈戰略的互聯網企業留了機會。小米IoT生態鏈擴張到家電領域就是證明。

米家智慧家居體驗場景

3. 看着很美,爲什麼不普及

2014年是智能家居產業真正意義上的元年,由於谷歌收購了NEST labs,蘋果推出HomeKit,小米與美的完成交叉持股,投資20餘家生態鏈企業,京東和海爾推出App與U+計劃,智能家居產業終於不再停留在概念上。2017年,亞馬遜發佈了智能音箱Echo,那一年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強勢入局智能音箱,四年後,人們開始習慣呼喚天貓精靈、小愛、小優……智能音箱更多地替代了智能手機的搜索、音樂功能。

智能音箱“天貓精靈”應用場景

爲什麼智能家居沒有像音箱一樣迅速普及?最大的原因在於,家庭生活場景太複雜,智能家居涉及到的設備太多、場景太分裂,如果調動全部家庭設備,需要下載好幾個App或者購買好幾個終端,那家居智能就還是僞概念。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技術進步是智能家居產業興起的基礎,但光有技術還不夠,單單尋求哪個設備端口、設備間的調動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至今還沒有定論,但智能家居產業已經成爲不能抵擋的大勢。2019年,華爲、海爾、TCL、松下、美的,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和家電大廠都不得不主動或被動地接受智能家居潮流,普及或許只是早晚的事。

4. 從新奇開始,有需求就有市場

雖然智能家居很熱,但目前只是滿足了少數有經濟實力人羣的獵奇心,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仍處在看新鮮的階段。消費者不買賬的原因無外乎擔心性價比,智能家居產品往往價格較高,如果買回家發現體驗感並不好,那麼後續就是個惡循環。另外,消費者對智能的期待很高,比如很多小區宣稱自己是智能小區,業主的想象是特別高大上的,但瞭解之後發現小區只是配置了門禁、可視對講、電梯控制系統和停車管理系統,失望之餘,他們會覺得智能就是個虛詞。

但有需求就有市場,即使沒有做到萬物互聯,但現在的家電產品,確實做到了品類越來越細化,功能越來越齊全,用戶使用體驗更加友好。比如,由於年初疫情影響,空氣淨化器、紫外線殺菌燈、光波巴氏消毒櫃,有新風、除菌、鮮氧等健康功能的空調,有微蒸汽空氣洗殺菌消毒的洗衣機都受到消費者青睞,多個家電品牌適時推出健康家電品類。而在剛剛過去的京東618開門紅活動中,京東方面數據顯示,中央空調開場1小時成交量超去年全天,海爾全網份額第一,美的第二。兩大白電巨頭,海爾致力於智慧家庭場景生態戰略,美的致力於轉型科技型企業,兩者在智能家居領域都有自己的發展考量,但都是圍繞用戶最關心的產品和服務發力。

空調除菌場景

儘管智能家居面臨很多挑戰,但不可否認它會成爲未來家電發展趨勢,也會融入到未來的生活方式。雖然智能家居目前在國內並不普及,但多個智能已經開始走向大衆視野。隨着技術的不斷發展、消費需求更加個性化,或許人們會從掃地機器人、智能門鎖、洗碗機等智能開始,逐漸實現智慧家庭的轉變。畢竟,如果購置一臺智能洗碗機能幫助挽救一段婚姻關係,智能家居的前景豈不是更加廣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