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率低了,結婚率也高不了了。——如是說

離婚有自由嗎?就像最初結婚一樣,雙方情感飽和到臨界值後的產物,只不過這個過程有長有短,而爲離婚自由代言的衝動,有被欺騙而一時氣憤的,也有激情褪去日漸無趣的,跟前者其實相差無幾。而離婚冷靜期,也是因人而異。

現在網上唱反調的聲音比較多,可能多數是因爲人們被前一段時間各種家暴慘狀嚇出了同情心,謹慎一點,無可厚非,但一味地選擇自己願意看到和相信的信息,是不是就有點不合適了。

當然,多數人選擇離婚的原因無非就是欺騙和無趣,婚姻經營的失敗多數來源於一開始對愛情的盲目,所以,要是雙方過不下去鐵了心要離的話,冷靜期其實也沒什麼。但這卻並不是人們擔心的情況。

家暴、利益糾紛等等因素放到離婚中,就會使離婚變得十分複雜:爲了多分點錢而選擇離婚,結果一方事後不願意復婚;一方遭受到家暴,而另一方選擇死纏爛打不願意離婚的……情況確實有,也不是少數,但是也有對策,家暴一類的離婚不會設有冷靜期。

你以爲人們擔心的事情結束了嗎,不,遠沒有。有人提出,正是因爲有了離婚冷靜期,可能會導致年輕人對於結婚有了更多的顧慮,導致結婚率降低。正如閃婚可怕,閃婚可恥的法國,他們那邊是如果夫妻一方要求離婚,必須分居三年以上,結果呢,法國現在有59.7%的孩子都不是婚生子。也就是說,一個班五分之三的娃,都不是婚姻的產物,至於他們到底是愛情的結晶還是激情的結石,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至於咱這邊的風景會變成什麼樣子,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