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體每天都在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能量、氧氣、營養都需要從外界獲取。食物是能量和營養的主要來源途徑,食物主要通過消化道進入消化和吸收。在這個過程中,胃腸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對身體有用,比如食物中的纖維素,就沒有什麼營養和能量獲取價值,但是對於胃腸的蠕動有幫助。

食物的殘渣最終進入大腸,成爲糞便,最終藉助腸道的蠕動排出體外。正常情況下,人平均一天排一次大便是正常、健康的。但是,有的人卻好幾天,甚至長達半個月不排大便,那麼身體內的垃圾,又去了哪裏呢?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關於這些問題背後的常識,大家需要了解清楚。

1.大便去哪裏了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大便的量,跟進食多少是有關係的。準確來說,與食物含纖維成分有關係,如果每天喫的粗糧比較多,含有的纖維比較多,那麼大便量自然也就多了。其次,有的人一天不排大便,可能是喫得少,剛好大便形成的也少,所以最終會導致兩天,或者三天解一次大便。不過,如果一個星期,或者更長時間沒有解大便,則說明腸道有問題了,大便會一直堆積,導致腸道病變,便祕就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外在表現。

長期沒解大便,很多人以爲是消化得好,或者是將“垃圾”揮發掉了,實際上真實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大便並沒有揮發掉,而是被過度吸收並被擠壓成更乾燥的東西存在於腸道內,久而久之會形成“燥屎”,從而引發便祕及其他疾病。

2.毒素去哪裏了

大便裏面有食物殘渣,還有水分,如果長時間不排便,那麼大便裏面的水分,會再次被腸道吸收,所以導致糞便會越來越乾結。至於其他的毒素,包括身體的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會經過各種途徑,比如說尿液、呼吸、皮膚毛孔等排泄出去。但是,食物殘渣不會經過這些途徑,只能夠通過腸道的蠕動,最終將大便排出體外。所以也提醒大家,保持健康的、有規律的排便習慣,對於健康是多麼的重要。

3.如何保持大便規律

首先是要保證進食的時候,適當比例的纖維成分必須攝入,這對於腸道有好處。其次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比如每天早上起牀以後,第一時間排便,長期這樣堅持下去,身體就會有自己的時間規律。最後,平時要多喝水、多運動,避免便祕的發生,減少肛腸疾病發生的概率。

總而言之,長期不排便不是什麼好事,大家要爲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呵護自己的檢查,從改變排便的習慣開始。

【本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慕秋,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