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保險受到較大沖擊,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只是產品之間的競爭,還有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保險線上化轉型變得更迫切,互聯網保險和保險科技再次成爲熱點。近日,2020首屆亞洲保險科技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深圳舉行,“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網CTO歐陽凱、首席AI專家陳健一同受邀出席論壇。

大數據助力產品設計及風控識別

慧擇的創始團隊從2006年開始探索線上保險業務,作爲中國獨立在線保險產品及服務行業的先驅,慧擇積累了大量的真實數據,利用過往積累的用戶畫像、理賠數據,結合科技和算法。使慧擇能夠設計出更能抓住用戶痛點的的保險產品,這也成爲其服務觸達、產品復購和維繫客戶的重要優勢。

除了提供優質的產品,精準定價、提高風控能力也同樣離不開大數據,慧擇依託14年積累的海量歷史保險數據和出險數據,實現客戶風險有效識別和差異化定價,並隨業務發展變化不斷調整精算假設,以獲得合理的賠付率和利潤,提高風控能力。一方面,使不同的用戶基於自身不同的風險缺口得到更具性價比的產品方案,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鞏固慧擇與保險公司的長久合作關係。

如今“保險+科技”的模式逐步成熟起來,實現了保險科技發展從1.0階段的電子化,到2.0階段的信息化,再到3.0階段的數字化,再到4.0階段的智能化的跨越。對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陳健表示,“科技輸出的核心產品是保險系統,大數據庫是其基礎,針對保險業務中的營銷、風控、產品設計、系統運維以及核心支持等多個環節中的痛點,向保險行業參與方提供科技產品和場景化的解決方案。”

以數據智能構建保險服務效率指數提升

在論壇的演講中,慧擇首席AI專家陳健提出了數據智能的概念,“保險科技不僅僅是浮於表面的工具使用,也需要科技工具與數據智能進行融合的深入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科技,只有深度與保險服務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場景結合與融入,形成完整服務閉環,從而實現以數據智能驅動保險服務效率指數提升,才真正具備了科技的生命力。

慧擇通過數據智能,歸納出了相同特點用戶羣體的共性需求,節省了重複的計算環節,並代替大量繁瑣的人工程序,使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目前已經能夠應對不同場景、細分市場、各類人羣的需求,快速制定合適的風險保障措施,比如慧擇旗下的攜保保險網,就專門爲企業及團體提供保險方案。“在過去,我們注重發展保險科技工具。但在將來,行業更需要關注去經營用戶本身,通過更加智能的方式進行溝通,去深度瞭解和分析他們的保險偏好,才能獲得他們的青睞。”

據悉,慧擇平臺上的用戶平均年齡爲32歲,多爲來自一二線城市的年輕新興中產階級。關於保險意識和互聯網消費習慣,年輕用戶普遍有着更高的文化學歷水平,和更符合線上保險的消費習慣。他們不僅會買保險,還會主動去學保險,對保險需求有着自己的見解,且他們長期的線上消費習慣使他們對於互聯網保險的接受能力非常強,因此對於各種智能化的應用工具,比如線上產品對比、智能覈保等的學習能力非常強。一方面,這減少了對他們保險意識以及線上保險消費方式的教育成本,但另一方面,這一類人羣對保險服務專業水平和智能應用體驗往往也有更高的要求。

當代年輕用戶還主張個性化消費,相比被選擇,他們更願意相信自己主動選擇的東西,因此,智能便捷的線上產品對比工具、更加符合自己及家庭風險缺口的個性化產品定製方案、具有競爭力的專業的用戶服務體驗,都是抓住年輕用戶的關鍵要素。慧擇以數據爲依據,再結合實例分析形成這些數據的原因,找出一個家庭處於不同的生命週期之時,他們所做出的保險決策的動因,就能夠更清晰地洞察用戶的消費心理,從而更好地爲用戶提供精準的服務,完善用戶體驗。

保險科技基於大數據基礎和技術的手段,可以更好地讀懂用戶、洞察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可以預見,保險科技未來將會滲透得更快更深,有可能會帶來保險業態以及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