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爲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爲你帶來的是:今年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會漲嗎?答案出來了,農民心裏要有底

這幾天各地農村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又到了春耕農忙時節。在農村,雖然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但留在家裏的老人們,只要身體還允許,仍然在堅持種地。

對他們來說,每年最盼望的事,就是風調雨順、莊稼大豐收了。現在這些年來,隨着科技的進步,化肥、農藥的使用,以及農田灌溉的發展,莊稼連年豐收,畝產量不斷提高。像筆者所在的河南中部地區,漯河許昌這一帶,冬小麥的畝產量,一般都能達到1000斤以上。

不過,莊稼豐收是好,但農民又有了新的煩心事,那就是糧食豐收了卻賣不上好價錢。有的時候,農民賣糧還會被糧販壓價,影響農民賣糧收入。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保障種糧農民的收入,國家推出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糧食最低收購價,也有人稱之爲“保護價”,當區域內市場上的糧食收購價格,低於最低收購價時,就會觸發這個保護價,國有糧庫以及其委託收儲庫點會開始以這個價格收糧。

有了這個最低收購價,糧食價格就有了“底”,保證糧食價格不會像水果蔬菜等其他農產品那樣,行情好時價格好,行情差就一跌到底。

現在2020年的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已經確定了。2020年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爲每50公斤112元,跟2019年持平。每50公斤112元,每斤也就是1.12元。這個價格其實並不算高,近幾年小麥最低收購價較高的是在2017年,每斤達到1.18元。2018年下降到每斤1.15元,2019年和2020年則是每斤1.12元。

而稻穀最低收購價則有所上漲。2020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爲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即每斤分別爲1.21元、1.27元、1.30元。跟2019年相比,早秈稻(三等)和中晚秈稻每50公斤提高了1元,即每斤漲了1分錢,粳稻則與2019年持平。因此,總體來看,2020年小麥、稻穀的最低收購價,幾乎沒有上漲。

當然,這個最低收購價不是說一定就是市場價了,只是一個託底的價格。如果行情好,糧販願意出高價收購小麥、稻穀,完全可以不受這個最低收購價的影響。比如說,有人願意每斤1.3元甚至1.5元收購小麥,這是完全沒問題的。但如果市場上的價格低,這個最低收購價纔會起作用,以保障農民的利益。

現在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老農,紛紛提出這樣一個建議,希望能夠把糧食收購價再提高一些。這是因爲,種莊稼的全部收入就是賣糧食的錢,近年來糧食畝產量已經比較穩定了,上漲空間小,再加上糧價基本沒變,一畝糧食帶來的收入也很難再漲了。但是,現在種糧的成本,卻在連年上漲,比如化肥、農藥、種子、播種、機器收割等等。

農民種糧,投入成本連年增加,但賣糧收入卻增加有限,也就意味着淨收入越來越少。因此,建議提高糧食收購價格,讓種糧農民收入有所增加,這樣纔有助於提高種糧積極性。

對於農村老人提出的這個建議,你覺得怎麼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