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方大部分區域的小麥已經進入灌漿期,距離收穫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比如河南大部分區域每年5月底、6月初就收穫,已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前面各個時期,小麥田間管理的重點是病蟲害的防治,比如紋枯病鏽病赤黴病、蚜蟲紅蜘蛛,而在收穫前的這段時間,威脅小麥產量的關鍵性因素也發生了變化,一個是乾熱風,一個是倒伏。

關於乾熱風的介紹與防治,此前我們已經講過,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關注葉雨拾光翻找一下之前的視頻;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小麥的倒伏問題

1、小麥發生倒伏的特點

小麥發生倒伏一般具有幾個特點,一是中後期發生多,特別是出穗以後至灌漿期的這一段時間,因爲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小麥的根系很淺,出穗以後頭重腳輕,就容易倒伏;第二個特點是一般發生在降水或澆水後,一場大風、有時候稍微有點風就會造成倒伏;第三個特點是種植密度大、有病蟲害的田塊兒更容易發生倒伏

2、小麥發生倒伏的原因

造成小麥倒伏的原因很多,直接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外力作用,比如風吹或者打藥造成倒伏,這兩年就發生過使用無人機打藥造成麥田倒伏的情況,人工打藥也有可能造成局部倒伏,這都是小麥在受到外力影響引起的倒伏。

根本原因總結起來只有兩個,一個是品種自身的原因,另一個是田間管理的原因。首先是品種自身的特性,有的小麥品種特性就決定了它的抗倒伏能力差,後期易發生倒伏現象;其次是田間管理的原因,這又包括好幾個方面,比如:種植密度過大、偏施氮肥小麥旺長以及病蟲害的原因,如紋枯病或者地下害蟲等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跟田塊兒的位置有關係,比如在風口、地勢凸出,或者靠近建築物,受到的風力比其他地方大或者風向比較亂,也會造成小面積的倒伏。

3、倒伏會不會減產?

小麥一旦發生倒伏,造成減產是肯定的;而且倒伏的時間越早,造成減產的幅度越大,如果是抽穗期倒伏,至少會造成減產30%以上,而灌漿期倒伏一般也會減產20%左右。這是因爲,小麥在倒伏後,水分及養分運輸都會受到影響,光合作用也會受到影響,進而會嚴重影響小麥的抽穗、授粉和灌漿,小麥的穗粒數和千粒重都會減少和明顯降低,所以減產已經是無法逃避的事實了。

4、倒伏要不要扶?

小麥倒伏以後,到底要不要扶?這是讓老百姓很糾結的一個問題,不扶吧,眼睜睜地看着減產,心裏卻是着急,讓人坐立不安;扶吧,怎麼扶?有時候一倒伏好幾畝,想扶也扶不過來。其實,小麥倒伏後是不建議扶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早期的小麥倒伏,即使不扶,小麥過幾天也會自然抬起頭,並轉向直立生長;

(2)小麥後期抽穗後倒伏,雖然此時小麥已經不可能再完全直立起來,但是上部葉片仍然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光合作用,如果人工扶直,很容易損傷莖稈和根系,給小麥造成二次傷害,這樣反而對小麥的生長不利,因此,小麥倒伏後,最好不要扶。

5、如何挽救減少損失?

有人會說,小麥倒伏後,又要減產、又讓扶直,總不能放任不管吧?是的,不能不管,接下來就說幾點挽救措施:

(1)及時的噴施葉面肥,或磷酸二氫鉀。我們以前講過,磷酸二氫鉀除了可以爲作物提供營養元素、補充營養以外,還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小麥倒伏後,各項生理機能都會減弱,包括根的吸收能力、莖葉的傳導能力以及光合作用的效能,此時噴施磷酸二氫鉀,既可以爲小麥補充營養,又能增強小麥植株的抗逆能力,延長灌漿的時間,減小因倒伏造成的減產幅度。每畝可用磷酸二氫鉀150克加水30公斤葉面噴施。

(2)小麥倒伏後,抗逆能力減弱,會更容易引發病害,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避免因病蟲害的發生使倒伏的麥田雪上加霜,損失更大。

(3)無論噴灑葉面肥還是防治病蟲害,打藥的時候應儘量要順着倒伏的方向去打藥,避免給倒伏小麥造成更大的損害。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如果覺得有用,記得點個關注,歡迎轉發、留言,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