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蒜種植後該如何澆水施肥?掌握這幾點,大蒜出苗又快又整齊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進入春天后,大蒜開始變綠。由於冬季持續低溫,大蒜大苗狀況不佳,蒜田薄弱,農民必須做好春季大蒜管理工作。大蒜施用硒肥後,不僅能夠增加其硒含量,還能夠提高其產量,增產增收。那麼大蒜種植後該如何澆水施肥?怎麼才能提高大蒜的品質呢?下面跟着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

早春氣溫上升時,幼苗開始生長。此時大蒜田地澆水取決於土壤的含水量,並且是靈活的。今年將會有更多的雨和雪,而且土壤溼度很好。水可以在三月初開始。早春澆水不要太早,澆水次數不要太頻繁,澆水量不要太多,以免大蒜因澆水而受地溫降低的影響。大蒜在4月後進入需水量高峯期。俗話說,"四月大蒜,站裏有泥"就是這個原因,因此,這個時期,必須滿足大蒜的水分需求,應該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直到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

1、澆水

種植們一定要明白,返青第一水要選擇在中午進行,這主要是因爲早晚氣溫不穩定,因爲返青後,大蒜的後根莖比較脆弱,所以要注意,澆水以後,種植戶們要及時的進行中耕,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面的溫度,可以有效地促進幼苗生長。

2、追肥

一般在澆水時就要開始追肥了。但是也要注意,如果在種植前期施用了越冬肥和催苗肥的話,那麼要記住,在返青期的時候,就不可以再進行追肥了,對此也有很多種植戶們糾結,在追肥的時候,在追加肥料的時候,是要選擇用尿素還是複合肥,在此小編建議大家,大家底肥如果施用的複合肥比較大的話,要注意在追肥的時候需要以尿素爲主,可以每畝用15千克,但是要注意尿素不宜地表撒施和時候立即澆水,會降低肥效。

注意蒜薹生長期:5月初,蒜薹開始分化。漫長的夏季過後,蒜薹進入旺盛生長期,在此期間應加強肥水管理。當蒜薹未伸出葉面時,應施用第三次追肥,每畝施用25公斤三元複合肥。蒜薹伸出葉面後,應不斷澆水以促進蒜薹生長。

鱗莖膨大期的管理:抽薹後,蒜瓣開始膨大,需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防止過早老化。大蒜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以防止土壤溼度過大、蒜瓣腐爛和大蒜鬆動。三、大蒜春季施肥技術

大蒜是一種耐肥作物。在施用足底肥的基礎上,應在春季施用附加肥。高產農田追肥總量應控制在25公斤純氮和10公斤鉀。施肥應把握營養生長旺盛期,大約是在4月上半月,是氮肥最大效率期,大蒜膨大期從穀雨到長夏是鉀肥最大效率期。氮素是葉片形成期所需的主要養分,缺氮越早,產量下降越大。大蒜膨大期,缺鉀前期影響不大,後期影響較大。蒜薹的伸長期是氮、磷、鉀吸收最大的時期,大蒜是一種喜硫作物。大蒜素主要是二硫醇化合物。大蒜中的大多數蛋白質都含有硫,硫在提高大蒜品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在大蒜生長過程中各生育期對水分的不同需求。

大蒜的葉片屬於耐旱生態型,但是大蒜的根系入土會比較淺,大蒜的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尤其是在花莖下進行生長的,因此要特別注意,要保持好土壤的溼度,要防止土壤過於乾旱,從而造成的生長不良。種植戶要知道,到了發育的後期,種植戶就要減少澆水次數,降低土壤的溼度,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鱗莖的成熟和提高耐貯藏性,避免因爲高溼度、高溫、缺氧而引起的爛脖子病,造成大蒜散瓣,蒜皮變黑,從而降低大蒜的品質。

4、對大蒜生長各個時期的澆水管理辦法。

在大蒜播種以後,出苗以前,要保證水分的供應,才能讓大蒜出苗整齊。如果是栽種大蒜的地塊耕得不深,水分不足,造成土壤的下層比較堅硬,如果是這種情況,就要澆一次水,將蒜母重新栽入土中,再覆一次土,讓蒜母正常生長。在大蒜播種出土以後,形成幼苗期,這個時候要保障土壤水分的供應,如果水分供應不足,由於早春過於乾旱,土壤的水分會大量蒸發,造成缺水以後妨礙幼苗的生長,因此很容易導致大蒜早早出現黃尖的現象,種植戶們要注意,種完大蒜以後,要及時的給打算鋪上一層稻草,在進行澆水,但是要注意的是:澆水的量也不要過多,這樣很容易避免造成蒜母溼爛。澆水的量以見幹見溼爲好,這樣可以減少地下的害蟲爲害,

在大蒜髮育進行到鱗莖發育期時,需要供應大量的水分,催進大蒜頭的快速生長,讓鱗莖較少的承受土壤的壓力,才能讓養分順利的運輸到產品的各個功能中去,促進大蒜的正常生長。到了大蒜就要收穫的時候,大蒜的鱗莖已經充分的膨大,這個時候就要節制供水,從而促進蒜頭的老熟,提高蒜頭的質量和貯藏性。但是,在大蒜收穫時,在將要收取大蒜的過程中,可以澆一次水,從而方便收取大蒜。

因此對大蒜的澆水管理,影響着大蒜的產量和質量,要根據大蒜的各個生長時期,科學的進行澆水管理,促進大蒜的正常生長,提高大蒜的產量和質量,增加自己的經濟效益。好了,今天的介紹到這裏就結束了,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種植經驗,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和小編留言探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