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長袖

資本市場對於新興行業的發展,往往有着最敏銳的嗅覺和最迅猛異常的反應速度,興起於2016年的社區團購,亦是如此。

-01-

潮起潮落的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的發展經歷了將近四年的時間。四年間,潮起潮落,衆多資本從一開始的爭先湧入到逐漸冷靜,2020疫情的催化下,資本融資潮再度復甦。

1. 2018年的融資潮(潮起)

自2018年起,社區團購企業備受資本市場的瘋狂關注,整個行業獲得資本市場融資超40億元。

以下爲部分社區團購平臺融資盤點:

數據來源:網絡,經新經銷整理

從整體來看,2018年社區團購平臺深受資本喜愛。在資本的催化下,衆多社區團購企業在2018年獲得迅速的發展,部分企業更是在全國開始跑馬圈地,某某某平臺業務拓展到某某某地區的消息不絕於耳。

2. 2019年的倒閉、關停潮(潮落)

然而,資本的狂熱只延續到2019年上半年,2019年下半年開始,全國性平臺倒閉關停、地區性平臺被兼併的事件不斷。

2019年6月,有消息稱,社區團購頭部公司鄰鄰壹基於公司發展戰略的調整,從南京、泰州、淮安、寧波、南通等江浙一帶多個城市撤出。

2019年8月中旬,有消息稱社區團購“松鼠拼拼”宣佈破產倒閉,業務部門裁員超八成等消息引起行業內熱議。

而後,松鼠拼拼創始人楊俊回應稱:確實是在調整,但和倒閉無關。松鼠拼拼也在微信公衆號發文回應稱:將會在各地加大平臺模式的實踐力度,加強各類資源的整合。一切目標未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原有一切相關業務正常進行。

2019年11月,有呆蘿蔔員工在微博等社交媒體爆料稱,“呆蘿蔔發不出工資、杭州地區產品研發和運營全部罷工”,呆蘿蔔創始人李陽也通過內部郵件的形式正式向全部員工承認了“經營不善、資金緊張”的事實。

相比於少量的投融資事件,2019年熱度更大、消息更多便是社區團購平臺資金鍊斷裂,經營不善,導致倒閉、關停、撤城的事件。轉眼間,冰火兩重天的兩個局面,讓人不禁唏噓。

3. 2020年疫情催化,再度火上風口,再迎新一輪融資潮(潮起)

2020年,新冠疫情突發,衆多消費者閉門在家悶病毒,能夠無接觸配送的社區團購成了保障民生的重要通道。

衆多社區團購平臺借勢、借政策不斷跑馬圈地,衆多經銷商、品牌商爲了渡難也紛紛開始自建渠道或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一時間,社區團購又成了“香餑餑”。

而隨着國內疫情的逐漸穩定,社區團購的發展趨於平緩,但各頭部平臺融資事件又頻發。

2020年1月9日,十薈團正式對外宣佈,已完成新一輪的融資,且已經交割完畢。本輪融資額爲8830萬美元,投資人包括愉悅資本、渶策資本、啓明創投、阿里巴巴、真格資金、華創資本。

2020年5月29日,十薈團完成新一輪C1輪融資,融資額爲8140萬美元,由GGV紀源資本領投,愉悅資本、啓明創投、渶策資本、高鵠資本跟投。

2020年6月10日,同程生活正式官宣已完成2億美元C輪融資,據瞭解,本輪融資由JOYY歡聚集團領投,亦聯資本、君聯資本、貝塔斯曼亞洲投資資金(BAI),同程資本、微光創投、金沙江創投、元禾控股等機構追加跟投,山景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近日,在長沙市金融辦公佈的長沙市2020擬上市企業名單中,興盛優選位列其中,或將搶先成爲社區團購企業第一股。此外,據業內媒體消息稱,興盛優選即將完成新一輪3億美元的融資。

2018年潮起,2019年潮落,2020年又潮起,社區團購的發展迎來一個又一個的風雲變幻!

-02-

專家對話

資本市場的重倉,不確定性的疫情助推,這將會給社區團購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是否預示着社區團購發展將迎來新的轉折點?

爲此,新經銷採訪了業內專家任小東先生,和行業分析師劉少德先生,聽聽他們是如何看待社區團購的走向?

Q:2018年下半年的融資潮,2019年的倒閉、關停潮,2020年初又遇融資潮,是否預示着社區團購發展會有新轉機?

任小東:不管是融資還是停頓,本身都是社區行業賽道正常的經營情況。

賽道起來的時候會有很多玩家,資本會壓注頭部玩家,或看起來將來會不錯的玩家,壓注一段時間後就等着玩家廝殺,看在市場上的競爭中誰會留下來,誰會倒閉。在這個過程中,有的是拼模式、拼併購,有的是拼團隊、行業供應鏈的整合,也有的人拼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競爭後留下來的,開始步入發展期,此時賽道是哪幾個玩家、模式、團隊能勝出就很明顯了,特別是疫情後,整個社區團購賽道的增長是50%-100%增長的,所以資本看賽道不錯。

再看整個賽道的空間可以達到上萬億的市場,而目前整個頭部玩家加上地區玩家還不超過2000億,還有將近8000億的增長空間,肯定會跟投。

Q:新一輪的融資潮是否會改變國內目前社區團購企業的競爭格局?

任小東:這一輪的融資潮本質上是改變競爭格局的。因爲第一波融資加起來總共100億不到,而新一輪下來,預計會有兩三百億。

上一波是清除出萌芽期的一些競爭對手,這一波就會把一些區域的企業幹掉或併購,合併到第一集團、第二集團、第三集團。其他的社區團購平臺則會轉型。

Q:爲什麼會是十薈團、同程生活引領新一輪融資潮?

任小東:嚴格意義上來講是由興盛優選引領。十薈團只是第一個先爆出來融資的發生而已,融資到沒到帳還有待考究。

劉少德:疫情中,大部分消費者已經開始逐漸接受了社區團購這一購物方式,尤其是疫情嚴重地區的消費者,通過線上社區社羣、小程序下單購物已經成長成爲了一種新常態。

尤其是傳統商超巨頭步步高、大潤發、物美、永輝等的入局,甚至是盒馬鮮生在疫情期間都紛紛推出了社區團購的業務。

不可否認,疫情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是長遠的,除了消費行爲的改變,消費心態也發生了深層次的改變,而這是社區團購在疫後得以重新喚起資本關注的一個重要的促進原因。

Q:爲什麼興盛優選會選擇率先上市?

任小東:興盛優選目前已經符合上市條件。連續三年的淨利潤、增長率已經達到標準。去年興盛優選GMV約爲一百個億左右。這個是財務准入市場機制的問題。

其次,湖南省委省政府是非常支持興盛優選的。新一屆湖南省委班子把興盛定位爲湖南省內獨角獸上市企業,符合湖南省互聯網第三級的戰略定位。

所以經營環境利好、政策環境利好,再加上企業比較爭氣。興盛優選是賽道里面最穩健的選手,融資、各項資本結構都是非常合理的。

Q:面對新一輪的融資潮,有哪些深層次的思考?

任小東:頭部的幾個玩家可能會經過幾場戰役,第一就是刷單的戰役,給投資人看的,各家都會拿標品去刷單;第二個就是各家在選品和團隊上會有一場戰役,目前頭部的幾家公司都已經完成了團隊的更新迭代了,一些草莽的初創創始人可能會退居幕後或讓位於職業經理人或有過大型相關企業操盤的團隊。

而目前來看,第一名會往300億衝刺,第二名會往150億衝刺,第三名會往50-80億衝刺。

之後則會經歷一個量級競爭。前面的競爭死掉的公司是數量級競爭,新一輪會是高指數的競爭。一個火箭彈只是一個量級(數量),炸的只是一個碉堡而已,但是扔個原子彈,一個城市滅掉了,這就是量級(重量)的競爭。

Q:對於新入局的社區團購企業而言,現在的社區團購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未來還存在哪些可能性和新機會嗎?

任小東:

1)品牌商的發展

現在也有品牌商在做社區團購,他們可能收購了一些小的社區團購公司,利用它的在線MQC一體化的模式(雲店)。

2)從產銷分離走向產銷一體

其次,社區團購嚴格意義上並不是一個商業模式,它更像是一個促銷的模式,或者是更高效的銷售推廣的模式,只是前期社區團購已經把這條賽道催熟了,比如現在很多的大型零售商(山東愛客多,步步高等)也在做。

所以未來所有模式都會融合在O2O裏面,既有到店又有到家,但本質上是從產銷分離走向產銷一體,是儘可能更高效率的零售。

3)符合社區、家庭消費場景的產品會做得很好

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一些產品在社區團購起不了量,但是不代表該領域所有的產品都起不了量,有時候看問題的維度需要多一些,不是說你是做消費品的,在這個領域不行就說整個行業在這個領域都不行。

單單快消品最少就有十四種分類,多的有二十種,每個品類中幾個廠商或者機構賦能,撬起的量就很大,所以說這是一個萬億級的賽道,當然目前60%還是靠生鮮在驅動,但是我堅定的相信,在其他一些符合社區、家庭場景的產品還是會在這個渠道做得更好。

Q:社區團購團隊會像過去的“千團大戰”那樣,最後只剩下一家企業獨大嗎?

任小東:不會。就從便利店看,一個小區會允許只有一家便利店生存嗎?南方、上海、長沙到處都是便利店,星羅棋佈。一個小區會有十幾種便利店,我們統計過至少有三四種品牌在加盟,所以留三個品牌做這個事情,問題是不大的。

一地一城一策。社區團購和滴滴打車的發展、千團大戰不一樣的原因就是“一地一城一策”,每個城市消費者,當地社羣主流的產品和其他城市並不一樣,北京或者其他城市有很多牛欄山、紅星二鍋頭,但是到長沙就見不到。

差異就決定了消費者、社區對於商品的喜好度是不一樣的。這就決定了地區居民採購會有很大的不一樣的。

到武漢就是熱乾麪、鄭州就是胡辣湯,每個城市都有既定的東西,這就導致如果一個公司在區域做的個性化越強,本身的競爭力就越強,它不像是一個標品,全國都是一個價,或者都喜歡喝紅牛,它和標品的邏輯是不一樣的。所以很多地區性企業發展雖然不算大,但是過得很滋潤。所以誰更能理解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就能在當地市場過得更好。

劉少德:不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社區團購本質上是一門零售生意,而零售生意的講求的就是服務和供應鏈。之於社區團購而言,平臺想要長遠發展,選品能力和對區域消費者的理解能力至關重要。

彩華商貿(美宜佳背後的供應鏈企業)副總經理吳景河在對外分享中曾說,美宜佳之所以能夠這麼穩健快速的發展,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選品能力,零售門店的有限性決定的出售的1500-2000個SKU必須要經過層層篩選和優化。

社區團購的爆品策略同樣如此,不同區域的消費者的差異性決定了不同區域的選品的差異性,這同樣可以解釋爲什麼到目前還沒有全國性統一的連鎖零售小業態企業。

西北的每一天、福建的見福、廣東的美宜佳、河南的悅來悅喜、湖南的芙蓉興盛等,大都只能在個別區域擴張和輻射,而無法在全國成規模輻射和覆蓋,因爲一旦跨區域輻射和覆蓋,後端的供應鏈將被拖入無線長尾、持續擴充的境地,也就成爲了一門規模不經濟的生意。

所以,從這個維度看,社區團購全國範圍內未來可能會是幾家獨大,但是區域性社區團購也必然會是遍地開花的。

Q:就目前來看,社區團購真正的門檻在哪裏?

任小東:如果純粹從技術來看,門檻很低,花幾萬塊錢買個SAAS就可以了,或者個人的IP屬性強一些,拉到兩三百個團長也很快。

所以從技術、運營、供應鏈之類的進來很容易,但是想達到一定的規模,比如三千萬是一個坎,做個幾百萬到一千萬很容易,但是超過三千萬,往五千萬、八千萬一個月的GMV走就很困難,需要做很多的佈局。社區團購門檻確實很容易進,但目前來看想出師是很難的。

寫到最後:

經歷過新一輪的潮起以後,社區團購的發展無疑已經迎來了量級的競爭。但目前來看,關於社區團購未來的發展,無疑還存在着巨大的不確定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