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自2010年在國內發展至今,伴隨着共享經濟的風口,用“互聯網+出行”的模式,顛覆了傳統出行行爲,也改變了人們打車的習慣。近些年,伴隨着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步伐,網約車正逐步綠色化,並在安全防護措施中進一步完善。在長城歐了出行副總裁&智能空間總裁才迪看來,2020年網約車已全面進入3.0時代,而智能空間的競爭,將是未來網約車和智能汽車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未來30年,推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成爲趨勢

去年9月20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要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不動搖,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而今年2月份,爲了加快推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十一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了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車強國願景。2035年到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可以說,未來30年,將是我國推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不能絲毫動搖,而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成爲當下傳統汽車製造商和出行行業都發力角逐的市場。

網約車進入3.0時代:智能空間成爲競爭主流

2020年是我國汽車產業朝着智能化、電動化和共享化發展的新階段。而智能化成爲了人們對於汽車承載着更多功能的主要想象空間之一。在長城歐了出行副總裁、智能空間總裁才迪看來,智能汽車在未來將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將成爲人們除家、辦公室以外的“第三空間”,打通了在家、在路上、在辦公室人們對於互聯網及其他增值服務的需求。例如,爲不同用戶提供了包括視聽、互娛、社交、辦公、購物、應急等在內的智能車內移動空間多樣化服務體驗,並貼合母嬰、商務、休閒、餐飲等各出行場景爲用戶帶來更豐富、更貼心的個性化服務,讓用戶體驗智能出行服務,開創未來出行嶄新模式”,才迪表示。

伴隨着人們在上班、出差、旅行等道路上碎片化時間的增多,車內的私人智能空間纔是智能汽車和出行行業和扮演的核心價值。因此,通過領先的智能汽車技術解決方案,以及平臺創新自主研發車腦強大的數據與運算能力的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即將打通未來出行路上的第三空間。

網約車行業目前已經從1.0時代的拼補貼,到2.0時代的打造服務和品質體驗,悄悄升級到智能化的3.0時代了。才迪認爲,網約車3.0時代的競爭,將在智能空間領域成爲巨頭們爭搶的新制高點。

豐田、現代、騰訊等巨頭覬覦的智能空間,已達千億市場規模

在汽車和出行行業的智能空間領域的競爭,其實早在幾年前已見端倪。2018年10月,豐田聯合軟銀成立MONET,基於豐田e-Palette平臺,在全球進行移動出行及移動智能商業空間運營;去年12月,現代汽車發佈了“以顧客爲中心”的中長期規劃,即“2025戰略”,以“智能移動出行產品”及“智能移動出行服務”爲核心,向智能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而國內互聯網巨頭騰訊,此前聯合一汽集團、長城汽車、長安汽車等車企,推出智慧出行解決方案,依託“四橫兩縱一中臺的策略,尋求打造汽車產業的智慧移動空間。這些巨頭對汽車產業的智能空間的覬覦,都體現了該市場潛力無限的機會。

來自市調機構BIIntelligence此前的預測顯示,到2020年,全球聯網汽車的市場保有量將達3.8億輛,全球聯網汽車的銷售量將從2016年的2100萬輛增至9400萬輛,市場佔比將達82%,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規模可達到1000億元以上。龐大的市場前景,巨頭們的攜手佈局,讓汽車和出行產業在智能空間領域的建設,持續保持着生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