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柒

首發|木柒的時光禮記(ID:muqigushi)

01

近日,舞蹈家楊麗萍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了個生活視頻,底下一條評論,引發熱議。

該評論勸誡楊麗萍老師: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護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這條評論,被1萬多人點贊,直接衝上了評論區第一條。

這背後折射出的價值觀,細思極恐。

衆多女明星,紛紛站出來,力挺楊麗萍。

已婚已育的戚薇,在第一時間發文:

一個人最大的失敗是,時至今日還在給我們“女人”下定義,還把兒孫滿堂當做女人唯一的成就。。。生育工具?!呵呵,我們早就不是了!

未婚未育但從不缺男友的李若彤談及此事:

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我都希望你不要因爲年紀和別人的目光,而爲自己的人生做草率的決定.更要學會懂得尊重別人的決定,因爲那是別人的人生。

而剛剛結束豪門婚姻的陳德容,強調自身價值:

不管任何時候,一定要學會愛自己多一點,而不是等人來愛你,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自身價值不需要別人來定義。

最直截了當的,是陳數,直接曬出最近熱播電視劇《我不是結不了婚》的臺詞截圖:

女人的價值就是用來生兒育女嗎?不是!

言簡意賅,但斬釘截鐵。

一時之間,關於女性價值,女性生育權的話題,掀起熱議。

02

楊麗萍本人首度回應:

人會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誰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輕的,你的氣息是美好的,就會散發出來一種特殊的味道。只要自己認爲過得好,沒有傷害他人,就可以。謝謝大家的理解和愛。望我們都自在,如我。

簡言之,自我選擇,自我負責,就好。

我並沒有傷害他人,也請你不要來綁架我。

藝術家的回應是溫柔的,木柒還是喜歡底下一位網友的回懟,比較剛:

我要是楊麗萍、陳數,我肯定直接說:媽蛋,我一個追求夢想的女人,竟然被一個追求繁殖的女人看不起。

有些激烈,但切中要害。

當女人選擇夢想,被選擇生殖繁衍所嘲笑,嘲笑的,就不只是生不生孩子的問題,而是,生而爲人,到底所求爲何?

難道只因爲性別是“女”,價值評判就該固化在“一兒兩女”“天倫之樂”上呢?

關於女人的價值所在,結不結婚,懷不懷孕,類似問題的討論,其實從未停止。

可爲何,偏偏這一次,來得異常尖銳?

女明星們帶着好幾千萬的流量,紛紛站出來,羣起而攻之?

因爲,這次被物化的女人,叫楊麗萍。

而被激怒的,是背後一羣追求自我價值實現,不以男權思想物化自己,不把人生限制於性別,限制於生物繁衍,限制於取悅他人的一羣女人。

這位網友,你若懂楊麗萍,也許不會如此輕易妄論。

你可以懟天懟地,但對於那些潛心向前,致力於大愛,爲人類創造價值的人,還是要學會心存敬畏和尊重。

03

楊麗萍出身很窮,在雲南的農村,從小什麼農活都幹。

13歲以前,從未在正兒八經的學校學過舞蹈,只是因爲愛好,以及白族本身能歌善舞的民族性質,堅持舞蹈。

之後進入西雙版納歌舞團,憑藉天賦和努力,22歲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

直到28歲創作並表演獨舞《雀之靈》,纔開始在舞蹈圈打響了自己的名字。

在那之前,她就是一名普通的舞者。

每個月領着180元的工資,每天夜裏十點以後,去練功房加班揣摩舞蹈。

《雀之靈》並不是團裏的排練任務,而是楊麗萍自己創造編導準備參加比賽的。

她揣摩孔雀的一靜一動,細啄,抖動,並把這些元素融入進舞蹈裏。

爲了打造《雀之靈》,她親手縫製演出服,孔雀的每一片羽毛,都是她一針一線手工縫製。

那時候還是1986年,做《雀之靈》的那件裙子,材料是700元,背景音樂1000元。

全部費用,大概需要她不喫不喝攢一年。

她拿出所有的積蓄,變賣身上唯一值錢的手錶,傾自己所有,只爲了打造這支充滿未知的舞蹈。

04

《雀之靈》一舉成名,楊麗萍的命運也得以改變。

而後,《兩棵樹》《雀之戀》等舞蹈相繼登上春晚,她孜孜不倦地專注於編舞蹈劇,拍舞蹈電影,輾轉各個國家進行世界巡演。

2009年,楊麗萍打造的《雲南印象》開始年度世界巡演, 使中國藝術第一次進入全球最頂尖的PBS品牌系列。

連續兩週,16場精彩表演,轟動了整個美國。

可誰知道,這個榮獲多個獎項的原生態歌舞集,楊麗萍用的演員,卻不是專業舞者。

而是雲南大部分村落的農民!

這在當時舞蹈界,是相當奇怪的。

可在楊麗萍看來,這些“農民舞蹈演員”,他們在幾十年幹農活時所練的“插秧”、“揮鋤頭”、“趕牲口”的基礎功,是舞蹈房裏做不到的。

她一直想做的舞蹈,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是生活的,是有生命的。

於她而言,“一兒半女”,從來就不只是傳統定義的親生兒女,一隻蟲子,一隻蹦蹦此(鳥的名字),一支舞蹈,都是她的孩子。

05

李湘曾經問過楊麗萍:

當媽媽的權利,是很多女性所渴望的,希望有個小寶寶是屬於自己的。您看您這麼漂亮,又這麼有天賦,如果有一個自己孩子的話,傳承下去,不會更好嗎?

從遺傳繁殖上說,孩子是生命的延續。

有人渴望這種傳承,但另一些人,想要的只是自身的生命體驗,就足夠。

楊麗萍也曾正面回答:

一般人會這麼看我,但我覺得一隻小螞蟻,也是我的孩子,我的舞蹈作品也是我的女兒。很多生命值得我們去愛,不一定非要有一種歸屬感,要找一個自己愛的。我覺得不是這樣一種狀態。

她並不覺得,此生沒有孩子是什麼遺憾的事情。

因爲她想要的,從來都只是“做一個生命的旁觀者”。

1999年元月,在西藏氣候最爲惡劣的季節,楊麗萍去拉薩進行創作生活體驗。

在參觀太昭時,一縷極透的陽光從屋頂泄下,射在壁畫上,慢慢地移動。

楊麗萍突然眼前一亮,旋身融入陽光之中,情不自禁地舞起來。

她酷愛舞蹈,每一次站在舞臺上,於她而言,都是在重新體驗生命。

她用舞蹈,一遍遍地刷新自己的生命,一遍遍和自然和生活產生鏈接,她對生命的領悟,從來都不是按照生物進化論來自我定義。

馮小剛說,楊麗萍不是人,是仙。

你能想象,一個仙子,爲沒有生兒育女而自憐自艾麼?

這位網友,層次可能真的限制了你的想象!

06

52歲那年,楊麗萍進行完最後一輪巡演,就決定告別舞臺,正式“退休”。

她依然還在跳舞,只是不在我們看得見的舞臺上,而是在她的家裏,在她的徒弟們身上傳承。

她毫不留戀,因爲她知道,舞者的藝術生命,需要更年輕的面孔。

人總是要告別的,告別今天的舞臺,只是爲了明天更大的天地。

在這十多年裏,她迴歸到她的生活,還在教舞,還在編舞。

以花草鳥蟲相伴,始終站在生命之外,做一個旁觀者,一個傾聽者,一個致力於將生命融進舞蹈的創作者。

龐勒在《烏合之衆》中說:

人一到羣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爲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很多女性在其一生中會選擇生兒育女,並期許在年老時子孫縈繞,盡享天倫之樂。

但,大多數,並不代表着,就必須要。

寫這篇文章,無意貶低誰,抬高誰,女人選擇追求生育也好,選擇追求夢想也好,其實都無可非議。

但至關重要的是,作爲女人,要擁有選擇的權利。

我可以生,也可以不生;我可以追求夢想,也可以洗手做羹湯。

生命形式多樣,女人生活多元,誰也別看不起誰!

07

女人有子宮,但女人的價值,卻不能靠子宮來定義。

魯豫曾經問嚴歌苓:你是如何定義女性成功的?

嚴歌苓說:我定義的成功,就是知足了。

一個人無論做任何事情,就是讓自己開心,讓自己幸福,一個知足的人,他就是很幸福的。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應如此。

正如楊麗萍所回覆的:只要自己認爲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

所以,過好自己,讓自己幸福,無論男女,無論你是否有子宮,別用性別綁架誰,亦不用自己的價值體系去攻擊誰。

望我們不一樣的選擇,卻同樣地自在。

如楊麗萍,如嚴歌苓,如專注於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你和我!

今日話題:女人的價值是不是取決於生不生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