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說: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也有一句說:君臣相得,浮沉得度。

以我本人看法,臣要尊君,君要敬臣,不必非要分個孰高孰低。諸如宋閔公、齊莊公、後漢隱帝這類國君不敬大臣,自取死路;梁冀、董卓、宇文護這類大臣不尊國君,徒招橫禍。

不過有些大臣就很心累,爲皇帝踏踏實實做事,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喫得比豬差、幹得比牛累,勤勤懇懇堪比五星勞模,任勞任怨不愧時代先鋒,到最後皇帝不僅不嘉獎,反手就是一口千年大黑鍋。

背鍋就背鍋吧,誰讓人家是皇帝呢,結果最後混得身死族滅、含冤千古!

唐長安城

上官儀

當事人:上官儀、唐高宗李治、武則天

稍微對武則天瞭解一點的人,都知道武則天有個貼身女官,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堪稱神一般的存在,遊走於武則天、李顯、太平公主、武三思、韋皇后身邊,各種神操作亮瞎人眼。今天當然不是說她,而是她祖父——上官儀。

影視劇中上官婉兒

上官儀,乃是唐高宗李治時宰相。上官儀文采非同一般,上官體類風格詩歌在唐初風靡一時,與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一較鋒芒。因爲文藻絕媚,上官儀很受李治寵信,經常爲他起草詔書之類的。

李治身體羸弱,時常不能理事,作爲皇后的武則天就有機會插手國事情,特別是鬥倒長孫無忌後,武則天聲名大振,羽翼漸豐。等到二聖臨朝時,李治反而有點壓制不住武則天,就有了廢后之心。

影視劇武則天

上官儀也算忠臣,稍微補充說了幾句,李治就命上官儀起草廢后詔書。宮裏左右都是武則天的人,有人將此時密告武則天,武則天前來自訴辯白,說着說着李治竟然改了主意,說這一切都是上官儀的主意。

沒錯,背鍋,就是這麼猝不及防!

影視劇中上官儀

李治突然甩出一口黑鍋,上官儀是背也背,不背也要背,等待他的是武則天的滔天怒火。果然剛過完年,武則天黨羽許敬宗誣陷上官儀勾結廢太子李忠意圖謀逆,上官儀全家被誅,李忠賜死。諾大上官家,就兒媳與襁褓中的上官婉兒得活,被罰沒進掖庭。

影視劇中李治

我很想問上官儀一句,假如知道李治愛帥鍋,他還起草廢后詔書嗎?

身死族滅,可嗟可悲!

寇準、周懷政、楊億

當事人:寇準、周懷政、楊億、宋真宗趙恆、皇后劉娥

說起寇準,都知道‘寇老西’。這裏有個誤區,老西是指的是太行山以西(主要是山西),寇準祖輩是河東人,他出生卻在關中華州,就是現在陝西地區。

寇準一生可謂跌宕起伏,覽盡榮華丘樊,真正讓他糟心的估計是晚年一檔子事。宋真宗劉恆晚年多病,皇后劉娥極有手段,經常陪伴宋真宗劉恆左右,參與朝政的處理。宋真宗和劉娥的愛情故事也如武則天一樣曲折,可惜她沒親兒子,就將後來的宋仁宗趙禎撫養。

影視劇中寇準

劉娥參與朝政,勢力也極廣,比如曹利用、丁謂等人都是她得力干將。對了,稍微說一句,劉娥是中國歷史上少有幾個穿過皇帝冕冠的女人,秉持國政十餘年,可比西漢呂后、東漢鄧太后、北魏馮太后。

宋真宗趙恆絕對是皇帝裏的極品,第一件事是遼國蕭綽率兵南下,宋軍打勝了卻硬生生簽訂檀淵之盟,宋國爲兄、遼國爲母,蕭綽就成了宋真宗趙恆的嬸母,還配上一大筆歲幣;第二條就是好祥瑞,天下祥瑞頻出,什麼東西都要跟祥瑞有些牽扯。

宋真宗《勸學篇》

晚年宋真宗趙恆時醒時昏,寇準一黨敵視皇后劉娥,趙恆也害怕劉娥會成爲武則天。所以趙恆讓身邊心腹宦官昭宣使周懷政着急寇準、楊億等人,準備讓太子監國,不讓劉娥插手。結果此時東窗事發,劉娥搶先動手,而此時宋真宗開始裝糊塗了,說不記得跟寇準說什麼約定,更加棘手的是宋真宗並沒有給寇準等人詔書。

有沒有詔書,是兩種結果。

有詔書或者宋真宗承認,寇準等人就是撥亂反正,是功臣!

沒詔書且宋真宗不承認,寇準等人就是意圖謀逆,是反賊!

執掌國事的劉娥罷了寇準,周懷政決定聯合汴京禁軍武將打算清君側,結果起兵之前一干人等全都被抓捕,周懷政自殺而死。

劉娥掌權之後,寇準、李迪等人被清算,寇準連遭到三貶,最後貶到雷州,客死他鄉。幸好宋朝刑不上大夫,否則寇準、李迪一干人等必死無疑。宋真宗真是甩鍋能手呀,可惜周懷政一腔忠肝義膽。

影視劇中liue

方今想到甘羅和文信侯呂不韋的故事。

文信侯呂不韋爲張唐的事情煩憂,甘羅詢問呂不韋爲何煩憂,呂不韋卻斥責他一番。甘羅說門客爲主君分憂,可是主君要將憂愁說出來,門客才能爲其分憂呀。呂不韋大奇,把事情前因後果說一番,甘羅順順利利辦成了。

唐高宗李治和宋真宗趙恆,他們倒是將憂愁說出來了,手下大臣也去辦了。大臣不怕難,他們倒是軟了,不爲大臣撐腰,可憐上官儀、周懷政這兩個忠犬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