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真的降价了!五花肉每斤29元,排骨每斤28元,前腿肉每斤26元……近一周来,不少人惊喜的发现,猪肉价格已经重回“2”字打头。春节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下滑,和年前相比,肉价下跌幅度在10元左右。不少消费者表示,终于可以多买点猪肉解解馋了。但对养殖户来说,终端肉价下降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近一个月来,全国平均猪价从36元/每公斤下跌到33.5元/每公斤左右。从供给端来看,2月份压栏的大批肥猪集中上市,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生猪价格。好在近期猪价下跌速度大为减缓,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短暂上涨的情况。但目前养殖户仍面临三个坏消息,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1.终端猪肉消费持续低迷。受新冠疫情影响,复工复产工作还在继续,绝大多数学校还未开学,餐饮业虽有所回暖,但客流量较往年比大为减少,终端消费低迷是肉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疫情情况已大为好转,但国外疫情汹涌,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短时间内很难放松,上半年终端猪肉消费很难回归正常水平。

2.非洲猪瘟疫情有重新抬头的隐患4月份以来已连续发生7起非洲猪瘟疫情,分布在四川、重庆、江苏、甘肃等地。经查,这7起疫情全部与生猪非法调运有关。既然在生猪调运过程中查出非洲猪瘟疫情,这就意味着在生猪来源地,必定已有疫情发生。目前,疫情溯源工作正在进行。由此可见,养殖户对疫情防控仍然由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会面临着前功尽弃的风险。

3.豆粕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我国80%左右的大豆依靠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近期海外新冠疫情愈演愈烈,大豆进口受到限制。豆粕跟着涨价,导致近期乳猪料、教槽料、浓缩料以及其他猪料上涨幅度在50到150元每吨。虽然目前猪饲料价格上涨幅度不算太大,但如果后期继续涨价,养殖户会面临成本提高的压力。

从以上几点来看,前有终端肉类消费低迷,后有非洲猪瘟疫情、饲料涨价影响,很多养殖户担心生猪跌到白菜价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经过小半年的疯狂补栏,如今的生猪存栏量已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后期生猪产量会越来越高,猪价重回40元/每公斤的巅峰几乎已没有可能。

好在当前猪价仍处在较高水平,起码在今年年内,生猪产量仍然偏低,养猪会继续保持相当高的利润水平,猪价跌到白菜价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这一切都要建立在非洲猪瘟疫情能够平稳的基础上,如果疫情再次大范围爆发,猪价估计还会经历一轮2018年下半年的悲惨行情。建议养殖户在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同时,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出栏时机,切记不要盲目压栏,也不要集中出栏,遇见猪价波动先分析再决策。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