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教育圈里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是:怎么让孩子有梦想?

这是一个特别抽象,听起来也特别奇怪的问题,但在现在的家庭里确实困扰了不少家长。

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孩子从小就要"赢在起跑线"上,不断地上培训班、兴趣班,准备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等到了大学,却开始迷茫无助,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这也是现在很多大学生的问题。

但殊不知,每个小孩从小在心中一定有过梦想,只是我们没有重视和尊重过,所以这个梦想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慢慢消失了。

一、《达芬奇想飞》:梦想值得不断努力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本绘本,是由荷兰著名绘本大师汉斯·比尔绘制的《达芬奇想飞》,这是一个讨论失败和梦想的故事。

主角是一只名叫达芬奇的小企鹅,这个名字就说明了这绝对不是一只平凡普通的小企鹅,他心中藏着一个小小的、却又难以实现的梦想:飞向天空。

每当他和身边的小伙伴说起这个梦想时,都会遭到同伴的嘲笑,觉得达芬奇又奇怪又奇葩,生来就没有翅膀的企鹅,怎么可能飞上天空。

但达芬奇可不信这个邪,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这个梦想,不断地练习飞行,直到遇见了大鸟奥托,他想要去做一个像奥托那样的翅膀。

虽然它用尽全力,但翅膀的做法还是失败了。

即便是这样,达芬奇也决不放弃,最后他和奥托一起发现了一架埋在雪地里的飞机,达芬奇的梦想也终于实现了。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但是对于一张白纸的孩子来说,这却是一束小小的光。

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曾经对美国获得过重大成就的名人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调查,其中包括数学家、钢琴家、雕塑家,甚至奥运会冠军等等。

研究人员发现,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是否能够取得卓越成就的首要因素,不是他们的智商,而是奋斗目标,即梦想。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又一个的梦想,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梦想又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夭折,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梦想"太理想"、"不光鲜",从而斥责和否定孩子,这无疑就关上了孩子通往梦想的大门。

不是每个孩子都像达芬奇小企鹅一样,在面对同伴的嘲笑、看不起、指指点点时还保持初心,回想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看着梦想从心底里燃起,再逐渐熄灭?

父母是孩子实现梦想最初的支撑点,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断地强调梦想与父母的联系。

二、尊重孩子的梦想,那是孩子一生的光

小企鹅达芬奇住在寒冷的南极,飞上天空一直是他最大的梦想,每天他都会微笑着,充满自信地对自己的小翅膀说:"会的,你们会长大的,那时……"

只要这么想着,小企鹅达芬奇就感到十分快乐,他感受海风吹捧着它的羽毛,想象着自己正在飞越大海,生活就似乎变得十分有意义。

梦想不仅是对小企鹅达芬奇,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他们一生的光。

之前有一个新闻,是青岛的一名小学生将自己的梦想用信的方式写给外交部,说自己想当一名外交官。

收到这封信后,外交部的几名知名发言人亲自回信说:"这个梦想真棒!"

很多网友看到这个新闻后都纷纷化身柠檬精,酸味似乎都漫出了屏幕。

我也相信当这个小女孩收到这封回信后,也一定会更加坚定地朝着梦想前进。

可见,大人对于孩子梦想的态度是多么重要,而父母身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可以说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牵动着孩子。

但是生活中我会看到很多家长常常否定孩子的"梦",在他们眼里,要么这个梦想太不现实,要么就太过"普通",反正就是不在父母的点上。

等孩子长大后,却烦恼孩子没有梦想没有志向。

《当幸福来敲门》影片中,爸爸和孩子说:

"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你不能做什么,就算是我也一样,别人做不到就会说你也做不到,所以有梦想就去追。"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努力、没有追求,而是连孩子最亲近的父母都否定他们想要为之努力的追求。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因此父母对孩子梦想的尊重程度,其实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

所以就算你不看好孩子的梦想, 也不要轻易地打击孩子,而是给孩子留一定的空间和自由,或者和孩子畅谈梦想,给孩子提出建议和引导,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程度的尊重。

三、让孩子勇敢飞,寻找属于自己一片蓝天

1、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梦想

周国平说:"当孩子在编织自己美丽的梦时,不要用你严重的现实去纠正他。"

父母对孩子梦想的否定,不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甚至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

不是所有孩子都和小企鹅达芬奇一样,面对其他企鹅们的冷眼嘲讽仍然坚定梦想,孩子的心的脆弱敏感的,梦也是易碎的。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梦想是孩子自我形象的理想化。

也就是说,为了趋近自己的理想形象,孩子会为此排除万难,坚定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因此,家长的鼓励和尊重,是推动孩子走向人生巅峰的重要因素。

2、不要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在《小欢喜》中,妈妈宋倩将女儿乔英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就差没帮孩子去高考了。

从小她就用高压政策督促女儿学习,英子想考南京大学天文系,宋倩不同意,平时乔英子什么事都听妈妈的,只有在梦想这件事上她决不妥协。

妈妈不希望孩子离自己太远,不停地逼迫女儿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最后将英子逼成了抑郁症,甚至以轻生相逼。

有的父母常常逼迫孩子继承自己的梦想,将孩子当做自己精神的延续,却常常忘记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对未来的追求。

所以,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下一代身上,我们可以给孩子建议,但绝不能干涉孩子的生活。

3、给孩子创造实现梦想的条件

在孩子追寻梦想这条路上,我们有什么是可以帮孩子做的呢?那就是帮孩子创造实现梦想的条件。

达尔文在7岁那年迷上了研究动植物,他搜集了很多风干的植物和昆虫的尸体,甚至在课间还搜集植物,为此他还被校长严重斥责,要将他赶出学校。

但达尔文的父亲知道后却没有骂他,还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不能影响功课。

甚至为了孩子的兴趣,父亲还将院子里的一间小棚腾出来给达尔文做化学实验。

最后,达尔文也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写出了《进化论》,影响了整个人类进程。

聪明的家长不仅会肯定和鼓励孩子的梦想,还会在孩子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给孩子帮助,让孩子翱翔在自由的蓝天中。

我是发艳科普,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