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在中國勢在必行。

延遲退休的討論已經多年了,但總是隻聞聲音,不見實際行動。近日,關於延遲退休的討論又增加了起來,而且方案已日漸清晰,從目前人社部傳出來的消息來看,延遲退休政策很有可能在今年就會逐步實施,採取的是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其實,延遲退休在中國確實到了勢在必行的時候,原因主要有這樣五個方面:一是中國人均壽命不斷延長這是事實。現在,中國人均壽命達到近80歲,如果還按照過去的50歲到60歲退休,顯然不合時宜;二是隨着醫療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健康程度正在改善,那也是事實。現在,絕大部分的人到了60歲,其實並不顯老,而且普遍比較健康,那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讓我們都不到60歲就退休,確實是人力資源的浪費;三是勞動力數量在減少這也是現實。由於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多年,現在,勞動力數量正在下降,這也是不能爭議的現實;四是現在男女已平等,如果在退休方面還不實行平等對待,對女同志來說那也是不公平;五是國際大趨勢是如此,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國家,退休年齡都比較靠後,有的國家如北歐幾個國家退休年齡甚至到了70多歲,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延遲退休也是與世界同步,同樣也是經濟發達的基本體現。

但是,爲什麼在討論延遲退休政策的這幾年裏,反對的聲音可以說是此起彼伏,而且理由看起來也是相當充分。其實,仔細看這些反對者的觀點,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對於延遲退休政策的實行,從出發點來說並不是反對,而是站在他們的角度認爲這是不公平,因爲中國是一個正在走向發達的國家,而且各地、各行業、各工種發展都不均衡,必須區別對待,所以,如果實行一刀切的延遲退休政策,那肯定是不行的,即使現在實行漸進式退休政策,實際上也是一種一刀切的方式。

彈性退休政策更適合中國國情。

丁丁認爲,中國實行延遲退休政策那是勢在必行,但是,如果實行一刀切的政策,無論你採取多溫和的方式,那都不符合中國國情,因爲中國目前還沒有發展到高度發達的階段,而且體制也相對的不完善,所以,在目前的中國,要實行延遲退休,必須視各地、各行業、各工種、各羣體的實際情況進行區別對待,採取不同的退休政策,然後視發展情況再慢慢地納入整體一致的退休政策,也就是說採取彈性退休政策,這更符合中國的國情。

首先,體制內的普通工作人員可以率先採取最普遍的延遲退休政策。體制內的工作人員,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法律環境,或是採取的工作方式,工作時間等,普遍要比體制外的正規,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往往既能享受到法律規定的各種休假福利、相對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比較好的保護措施,尤其是不用擔心因爲年老而辭退而找不到工作,所以,體制內的普通工作人員率先採取最普遍的延遲退休政策,這是反對聲音最小的,這也適合由易到難的最基本改革模式。

其次,對於廣大的農民,他們的退休政策目前真不適合延遲。在中國,農民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捍衛着中國糧食的安全,捍衛着最基本的國之重器,但他們的犧牲是最大的,他們承受着城鄉剪刀差最巨大的壓力,辛辛苦苦工作一年,生產一斤糧食,得到的還不及一瓶水的收益,而且,他們的工作與農藥、化肥等有毒物質打交道,對身體的摧殘肯定是巨大的,目前雖然開始機械化工作,但帶來的是成本的增加,收益的減少,所以,補貼農民、農村是我國實行多年的基本國策,既然如此,那我們何不在農民退休方面來種補貼呢?讓他們依然享受着60歲的退休政策,這樣,讓農民有更大的積極性來穩定我們的農副產品呢?這也是農業穩定、國家穩定應該實行的基本政策,農業穩、農民穩、農村穩,國家纔會更穩、更有發展,這是中國幾千年發展最基本的前提。

農民和農民工羣體目前不適合延遲退休。

第三,對於工作極不穩定的農民工及其他靈活就業羣體,他們的退休政策目前也不宜延遲。農民工是目前中國發展過程的一個特殊羣體,農忙時在農村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農閒時他們爲了補貼家用,改善家庭條件,縮小城鄉剪刀差,用自己的汗水減少對國家的依賴,中國農村要全面脫貧,事實上主體上依靠廣大的農民利用農閒外出務工創業,所以說他們是最樸實而偉大的一個羣體。但是,由於他們就業的靈活性、不穩定性,而且依靠的是年輕的體力,但他們往往又是法律保護的盲區,這些農民工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往往到了40多歲、50多歲,往往就力不從心不能外出打工,而且到了這個階段也沒有老闆僱傭,如果讓他們也延遲退休,對他們是極不公平的,所以,延遲退休政策至少目前還不能適應在這個特殊羣體身上。

第四,對於從事純體力或有毒有害工作的工作人員,目前也不應宜採取延遲退休政策。雖然中國的作業普遍在向機械化方向發展,但是,在當前的中國,還依然存在着大量的純體力或從事有毒有害的工種,如採礦業、如化學、化肥物質生產,雖然勞動保護措施正在普遍加強,但無可否認,他們的身體摧殘是相對大的,如果這類工作人員也採取延遲退休,那無疑也是相當殘忍的,對這類人員的退休政策也不宜急於延遲,至少要等到機械化高度發達,並且能夠證明他們從事的工作對身體的損害與廣大普遍的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身體損害沒有多大差別爲止。

第五,對於身體有患疾的人員應該有前提退休的渠道。每個人的身體體質是不同的,更何況,雖然現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醫療水平也普遍提高,但不能排除有一部分人到了一定年齡,會患上不能工作的疾病(有的是因爲職業病),這就是目前實行的退休政策裏,對這部分人也是採取了照顧政策的,可以提前退休。所以,未來實行的延遲退休政策,同樣應該保留這一傳統。

第六,其他特殊羣體。這一羣體具有不確定性,因爲中國面積大,各地發展極不平衡,而且產業全面而廣泛,就業形式多種多樣,在採取普遍的延遲退休政策時,也要仔細甄別,實事求是對待,是不是還有一種工種或某的工作人員應該區別對待,採取不同的退休政策,這也是延遲退休政策有益的補充,這樣才能更廣泛的惠民,讓一項有益的政策得到更廣泛的擁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