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一個職場人必須面對的話題,同時也是很多人實現收入翻倍的手段。但是想要跳槽跳得好,跳得有價值,卻並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

那麼一份工作到底做多久,跳槽纔是最合適的呢?

其實,跳槽是一門學問,那什麼時候跳最合適呢?小何總結了3個時間點,打算跳槽的你可以看一下哦!

1、公司或者平臺,已經開始限制了你的發展空間

我們步入職場之後,做的每一份工作都會經歷幾個階段,適應階段、學習階段、成長階段、倦怠階段。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本自己從事的這個崗位的一切事務都已經得心應手了,能夠很熟練地把工作做到優秀。

隨着時間的流逝,這份工作已經很難點燃你的激情,你感到自己就像是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每天就是重複的做同樣的事情。

你感覺自己的付出已經超出公司給你的薪資,而公司已經讓你學習不到新的知識。尤其是規模比較小的公司,幾乎沒有發展空間,無法滿足你升職、加薪的願望。

2、與老闆的價值觀、企業文化不相符

舉兩個例子:比如你喜歡自由輕鬆的工作環境,但公司卻強調“狼性文化”,甚至是提倡加班,格外崇尚以個人爲單位的業績競爭,這時候你肯定很難融入公司;

比如你人到中年,雖然工資尚可,但此時上有老下有下,比起高薪你更希望能多點時間陪伴家人,但是你的工資卻是加班、出差卻壓得你喘不過氣。

3. 對本行無望,有想轉行、轉崗的想法,公司難以滿足。

我有一位同學,原本是從事外貿工作的,但在生了孩子後,非常關注兒童教育這一塊。所以業餘使勁報了學習班,隨着二胎政策的開放,發現兒童領域即將進入藍海時期。因此,她打算轉行到教育行業。

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位職業導師關於跳槽的乾貨,工作是一種能力,跳槽是一種技術,跳槽時只要做到這三點,收入會多一倍!

第一, 評估自己的跳槽價值

可從四個點出發評估:學習成長、影響力、樂趣、經濟價值。

你是否已經在這個公司學不到什麼了,你在公司是否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你對待工作是不是已經沒有了相應的樂趣,最後就是你是否應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價值,這四點決定了你跳槽之後得到的待遇。

你思考完這四點,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跳槽大概能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了。

第二, 找到跳槽根源,不要盲目跳槽

第三, 培養自己的可遷移能力

可從這三個方面來入手: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

不要遇到問題就去問別人,最好先自己解決,因爲跳槽之後你會面臨新的挑戰,但是那個時候不會再有人帶你;

溝通是橋樑,溝通能力強帶來的就是足夠多的人脈,而這些可能就是你跳槽的契機;

文字能表現出一個人的特徵,也會在某些時候給你驚喜。掌握了這三點,那麼在未來不管遇到怎樣的情況,你依然可以重複使用這些技能。

做到這三點,不光可以使你在跳槽時實現收入翻倍,更是你以後在職場利於不敗之地的關鍵,這些都是乾貨,都是實用性很強的技能,大家快點收藏起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