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劍勇

近幾年來,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越來越多的應用遷移、部署在雲端,推動雲服務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根據權威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雲基礎設施服務規模達到107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6%。需要指出的是,中國作爲全球第二大雲服務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中國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同比增長63.7%至107億美元,排名前四的廠商分別是阿里雲、騰訊雲、亞馬遜AWS和百度智能雲。

華爲雲彎道超車,躍居第二

進入2020年,儘管全球受到疫情衝擊,但在遠程辦公、遠程會議、在線購物、遠程教育等線上需求強勁推動下,雲服務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Canalys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同比增長67%至39億美元。

不過市場進一步集中在少數玩家手中,上述四大雲巨頭佔據81%雲服務市場,留給其他中小云玩家機會越來越少,例如青雲和優刻得等中小云廠商來說,要想在巨頭口中搶食公有云異常艱難。

整體來說,中國雲服務基礎設施市場,阿里雲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市場份額高達44.5%,只是相比2019年46.1%市場份額有微弱下滑。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這個報告可以看出華爲雲來勢兇猛,第一季度憑藉14.1%市場份額排名第二,騰訊雲排第三,百度智能雲位居第四。

該報告指出:華爲雲在建立DevOps智能平臺和麪向行業的平臺方面加強了實力。百度智能雲將進一步受益於經濟刺激措施,成爲中國的重要提供商,致力以人工智能技術助力數字化轉型。

BATH爭奪新基建賽道,將比拼雲+人工智能實力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並得到廣泛應用,各行業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數字化變革。尤其加大新型基礎建設的大背景下,以5G、物聯網、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爲代表的新型基礎建設,雲計算作爲新基建重要基礎設施,迎來最好發展時代。

科技巨頭們在面對新基建所釋放的機遇,紛紛調整戰略爭奪全新賽道。其中,百度在人工智能、雲計算、自動駕駛等諸多創新技術走在行業前列,成爲AI新基建最大人工智能服務提供商。近日更是清晰展現AI新基建宏偉藍圖,百度在業內首次公佈了AI新基建版圖,涵蓋人工智能、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基礎設施,助力新基建提速。

“對於百度而言,既是AI基礎設施建設者,也是AI技術及應用創新引領者和推動者。以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等爲代表的AI平臺,已經成爲智能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幫助國家社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對此百度CTO王海峯表示。作爲中國人工智能領軍者,其AI技術、商業化及生態方面脫穎而出,憑藉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優勢,成爲新基建的市場先鋒軍。

阿里雲繼宣佈未來三年投入2000億後,並提出阿里雲再生髮展策略,以做深基礎、做厚中臺以及做強生態爲發展方向。具體來說,做深基礎是從飛天雲操作系統向下延伸定義硬件;“做厚中臺”,將釘釘這樣的新型操作系統與阿里雲進行深度融合,實現“雲釘一體”;“做強生態”基於雲和新型操作系統,構建一個繁榮的應用服務生態。

同樣,騰訊也在投入鉅額資金加碼新基建,宣佈未來5年投入5000億元,用於新基建的進一步佈局,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是重點投入領域。其中,近日宣佈投資超450億元建設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

與此同時,騰訊雲公佈AI新基建的全景佈局,通過不斷整合內部優勢AI資源,不斷構築全維度領先優勢,打造產業智能化新引擎。具體來說,騰訊雲AI新基建的整體佈局是“一雲三平臺”架構,即基於騰訊雲強大的彈性計算、無限存儲、加速網絡以及全域安全能力爲騰訊雲AI提供強大的底層算力資源。“三平臺”包括算法平臺、服務平臺以及開放平臺。

華爲則會充分發揮其在5G通信領域領先全球的優勢,促使雲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華爲雲自2017年上線華爲雲以來,一直處於快速發展中,相比BAT來說,華爲雲屬於後來者,但增速迅猛,如今一躍排名中國雲服務市場第二,可以看出華爲雲發展勢頭迅猛。

面對新基建機遇,華爲雲業務總裁鄭葉來在做客新京報談論新基建的發展思路及趨勢中表示:雲、AI和5G爲新基建打造強大引擎,爲新基建注入“新動能”!作爲新基建非常重要的參與方,華爲雲是華爲公司爲社會提供的黑土地。

最後

2020年,新冠病毒突如其來,並在全球蔓延,導致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中國作爲全球最具活躍經濟體,正處於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關鍵期,爲此,將加大新型基礎建設,有利於調節經濟結構,也有利於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可以說,新基建承擔經濟發展助推器的同時,將進一步激活雲服務規模,並釋放人工智能應用潛力,促進各行各業的智能化升級。

秉持讓人們能重新審視物聯網,並利用其從根本上改變社會去做事情,深度解讀5G、IoT和AI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衆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