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兩會因爲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推遲了兩個月,於5月21日下午在北京拉開開幕式。來自34個界別的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肩負責任和使命,齊聚一堂建真言、謀良策。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採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在今年的兩會上,生豬再次成爲熱點話題,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表示,關於當前生豬生產供應形勢可以用“兩句話”形容:

第一句:當前生豬生產恢復勢頭不錯,實現今年的生豬生產目標可以預期。

其中,作爲生豬生產的核心指標,能繁母豬存欄量自去年10月開始已止降回升,連續7個月恢復增長,至今年4月,母豬存欄量較去年9月增長了18.7%;生豬存欄也出現連續3個月增長。

第二句:生豬生產完全恢復需要一個過程,各方面工作不會放鬆。

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抓責任落實、抓政策扶持、抓大帶小、抓非洲豬瘟防控。目前已下達各地生豬生產恢復目標任務,同時將落實好19條扶持生豬生產政策,調動企業和農民的積極性,繼續嚴防嚴控非洲豬瘟,建立常態化的防控機制,加快非洲豬瘟疫苗的攻關和研製。

同時,今年兩會上,兩會代表及委員們也在關注生豬問題,並且就此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建議,經過小編梳理,發現以下提案依然是養豬戶最關心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佳惠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小紅建議:全面禁止活畜禽調運,全面推行肉類冰鮮上市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李小紅正式向“兩會”提出建議,建議全面禁止活畜禽調運,把調“活”改爲調“肉”。李小紅代表認爲,隨着冷鏈物流的發展,現在我國已經具備全面推行肉類冰鮮上市的條件了,而且冷鮮肉比熱鮮肉更營養更安全。另外,冷鮮上市有助於撬動相關產業鏈,若豬牛羊禽全品類實行冷鮮上市,將有效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相關鏈條產業如屠宰、冷鏈儲存及運輸、生鮮電商等也會迎來蓬勃發展的機會。李小紅代表建議制定肉類冷鏈流通攻堅戰全國統一方案,強制性將冷鮮肉流通配送體系建設,作爲冷鏈物流重點支持發展範圍,納入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規劃和應急物流重點建設項目。

全國政協委員喬曉玲:應對生豬限養禁養區制定國家標準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的全國政協委員喬曉玲,今年帶來了關於提前制定生豬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提案。喬曉玲介紹,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採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近幾個月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恢復生豬生產的相關政策。能否實現預定目標,爲“十四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一個較好基礎,對於持續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爲此,喬曉玲提出抓緊制定全國生豬產業發展規劃的建議。她說,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收官之年,提前組織力量制定全國生豬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可以爲當前各地生豬復產提供科學依據。

喬曉玲談到,前一階段有些地區出現了隨意擴大限養禁養區的問題,她建議通過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明確劃定限養禁養區的統一規範,爲制定生豬產業規劃提供法定依據。

另外,喬曉玲認爲,屠宰加工要向養殖集中區轉移和逐步減少活豬長距離調運。她表示,應組織原生豬主產省、銷區城市等有關方面研究屠宰加工轉移的實施方案和活豬調運的具體路徑,爲制定並實施生豬產業規劃奠定基礎。(北京日報)

全國政協委員劉木華:建議推出生豬期貨有利於緩解豬週期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建議推出生豬期貨,鼓勵更多人研究生豬養殖,讓供需信息更爲透明,有利於緩解豬週期。劉木華認爲,造成豬週期的因素有多個方面:一是當前國內養殖行業供需雙方的信息相對不透明;二是生物安全原因,包括非洲豬瘟等都會使價格發生波動;三是生產模式以及生態環保政策影響等。

“豬週期難破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求關係數據無法準確掌握。”劉木華建議推出生豬期貨,鼓勵更多人研究生豬養殖,讓供需信息更爲透明,有利於緩解豬週期。

劉木華建議,要下大力氣促進生豬養殖戶、企業與政府部門合作,推動生豬全產業鏈準確數據的採集,打通信息孤島,形成大數據體系,加快國家層面的綜合信息平臺建設,爲相關方面應對市場變化及時預警提供依據。

“要着力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建立國家層面專業組織直接監測重大疫病(如非洲豬瘟、藍耳病、口蹄疫等)的機制,負責隨時隨地收集疫情信息,防止瞞報漏報,及時發現地方領導擔當不力、瞞報疫情問題。”劉木華表示,還要加快生豬行業生產、管理標準化及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認證等工作,着力解決生物安全防控中技術和人才缺乏難題。(江西網絡臺)

全國政協委員劉永好:在國家層面設立生豬產業發展母基金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今年兩會提案中重點關注養豬產業,提出了加大金融機構支持以及養殖模式改革等建議。一場新冠疫情讓各行各業受到重創,疊加非洲豬瘟疫情,生豬產業遭到了“雙疫情”的影響,2019年我國生豬存欄同比下跌27.5%。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振豬產業?劉永好向兩會提交的《關於雙疫情影響下加速恢復生豬產能,實施綜合性提振復產措施的提案》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爲促進在雙疫情壓力下加速恢復生豬產能,劉永好建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國家層面設立生豬產業發展母基金或發行特殊國債,並投資於專項子基金的方式,放大財政資金引導產業發展的效果。他認爲,非瘟加速中國養豬業轉型升級,規模化養殖成爲主流,金融支持也應改變過去小額補貼到戶的方式,應時代變化而變。

劉永好表示,生豬產業發展母基金重點支持因非瘟引發的生豬養殖行業整合和保供任務中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規模化、現代化、環保型生豬養殖基地建設,以及以生豬養殖爲核心,涵蓋飼料、屠宰、中央廚房、食品深加工等環節在內的產業鏈建設。近期中央提出將“發行特別國債”,用於防疫抗疫等用途,也建議考慮劃出一定額度,專門用於重點支持規模化養殖項目,以克服雙疫情下的復產不利因素,促進生豬產業投資與產能加速恢復。

與此同時,劉永好還在提案中建議,支持養豬用地“聚零爲整”,適當推廣聚落化養殖模式;鼓勵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加大養豬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加強跨區域協調,適應產能恢復期的跨區域生產佈局需要。

全國人大代表唐慧娟建議出臺支持生豬和肉雞產業恢復發展相關政策

“‘非洲豬瘟’與‘新冠肺炎疫情’前後疊加,對生豬和肉雞生產影響巨大。”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海門市海盛生豬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唐慧娟帶去的《關於出臺保障肉類供應、加大扶持生豬和肉雞產業穩定發展的建議》受到關注。爲了推進生豬及肉雞產業儘快恢復發展,唐慧娟經過前期走訪、調研,建議國家設立生豬、肉雞生產專項扶持項目,對生豬和肉雞養殖場、孵化廠、飼料廠和屠宰加工廠等畜牧業生產重點項目,進行專項扶持,採用先建後補的方式結算;同時,加大對生豬和肉雞產業的政策傾斜力度,尤其在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扶持政策上予以保證。例如,在中央預算內基本投資項目、數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中央財政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此外,她還建議合理規劃設施農用地,對各地科學確定畜產品最低自給率,推行雞肉儲備,做好科普宣傳,“建議政府像收儲豬肉一樣,把雞肉納入國家儲備,這樣可以在市場低谷時保護行業,在市場高價的時候平抑物價,對保護肉雞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南通日報)

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張學武:美國豬肉爲什麼比國內本地豬肉還便宜?

歐洲和美國隔着上萬公里把豬肉運到我國餐桌上,而且是高成本的冷鏈物流,成本比國內生產的豬肉還低,問題出在哪裏呢?

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認爲,關鍵是美國、歐洲的生豬養殖業大量採用自動化設備,生產效率高,成本低,而我國絕大部分豬農粗獷式養豬,養豬的效率極低,每公斤豬肉的飼料成本約爲美國的兩倍,而人工成本約爲美國的五倍。

張學武建議,財政持續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確保財政對農業科技創新投入的增長速度不低於同期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除支持農業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編制機構外,財政投入可以適當向涉農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傾斜,以事前立項或事後獎補等形式激發涉農企業等市場主體的科技創新熱情。同時,要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發展均衡的人才隊伍。既要培養或引進一批具備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學科領軍人才和專家級人才,又需要培養一批農村實用人才、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科技推廣人才以及農業服務人才。特別關鍵的是,一定要多方面努力宣傳引導,破除農業收入低、是底層行業的傳統固有思維。(中國經濟週刊)

全國政協委員李大進:將合法飼養的野生動物納入家畜家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爲。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大進表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在堅決貫徹落實全國人大《決定》的同時,還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重視回應羣衆關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建議最大限度地將正在合法飼養的動物種羣轉化爲符合農業生產規範管理的家畜家禽,從而保護生產、保障民生;並明確國家收購政策,及時安排專項幫扶資金。他建議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依據《決定》和有關法律,制定、調整《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範圍,擴大歸屬家畜家禽的動物種類,合情合理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將正在合法飼養的動物種羣轉化爲符合農業生產規範管理的家畜家禽,從而保護生產、保障民生。建議國家分別按照可以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和必須關停兩大類不同情況,儘快制訂具有實施可行性的,合法、合理、合情的補償方案。對於財政確實困難的地方政府,中央應當及時安排專項幫扶資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