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歡三國的朋友可能都疑惑於一件事,陸遜多次戰役都是大勝,諸葛五次北伐敗多勝少,爲何還會說陸遜在諸葛面前是小兒科?是因爲《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作者都偏愛諸葛亮嗎?

好吧,陳壽和羅貫中的確挺偏向蜀漢的,諸葛亮更是他們的偶像。但也沒偏到這種程度,之所以給大家造成陸遜不如諸葛亮的印象,是因爲陸遜的勝和諸葛亮的敗壓根不是一種層次,有着本質的區別。

咱們先來看看陸遜的戰績,陸遜指揮的大型戰役有三次,其他都是征討山賊土匪之類的,對於一個武將來說太過平常,若以此作爲和諸葛亮比較的戰功,那就太可笑了。

第一次是襄樊之戰。

孫權背叛與劉備十多年的盟約,趁關羽進攻曹操所佔的襄陽和樊城時,倒戈一擊,從後方抄了關羽的老家。

陸遜在這一戰中,按照孫權和呂蒙擬定的計劃,先是給關羽寫了封信,言詞謙卑的表示絕不敢與關羽爲敵,穩住了關羽。

之後到南郡策反關羽的部將,才順順利利地拿下了荊州公安、南郡,後又佔領秭歸枝江、夷道,守住了峽口,堵住關羽退回益州的大門。關羽無奈敗走麥城,被吳將潘璋部下馬忠擒獲並斬首。

瞭解了前因和過程,咱們就會知道東吳的這一次勝利,本就有取巧的成分,建立在關羽沒有防備的基礎上。只要關羽事先有一點警覺,東吳都不能成功。

因而此戰東吳雖是大贏家,也並不值得誇耀,而且最大的功臣不是陸遜是呂蒙。

第二次是夷陵之戰。

劉備打着爲關羽報仇的旗號,率四萬蜀軍、一萬新附的五溪蠻夷大舉進攻東吳,孫權任命陸遜爲大都督前去拒敵。

劉備使用了一字排開、拉長戰線、兵力分散的錯誤戰術,陸遜看準時機,先以火攻破一蜀漢營,後又火燒連營四十餘寨,殺得蜀軍損兵折將,劉備狼狽逃往白帝城,沒多久就鬱鬱而終。

這一戰陸遜贏得很漂亮,但考慮到對手是劉備,軍功章的含金量似乎就降低了。劉備玩政治很厲害,可軍事上,凡是他自己獨立指揮的戰役,基本都是失敗,陸遜勝過他沒啥好驕傲的。

第三次是石亭之戰。

爲了爭奪江淮地區,吳、魏兩方各出奇計。東吳定下誘敵之策,鄱陽太守周魴寫信給魏將曹休,說要叛吳降魏,請他派兵來接。曹休竟然信了,率軍10萬深入吳地以作接應。

孫權派陸遜、朱桓、全琮各率3萬士兵,在石亭大敗曹休,斬殺俘虜萬餘魏軍,取得大勝。但勝雖勝了,東吳卻沒能爭到地盤,算得上無功而返。

實際上東吳本可以藉機擴大戰果。朱桓曾對孫權建議道,曹休無勇無謀,只是因皇親國戚的身份而被重用,咱們可以斷了他的退路,迫使他投降,就能乘勝攻取壽春,割據準南,劃分許昌和洛陽,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可錯過。

孫權徵詢陸遜的意見,陸遜認爲這太過冒險,不可爲。於是孫權打消了念頭。

再說石亭之戰後期,吳軍在與魏軍的交戰中佔了上風,但遠遠的看到曹將賈逵來援,立刻驚恐撤走,曹休率着殘兵得以逃脫。

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東吳整體上比較保守,陸遜更是謹慎。也許乘勝追擊的確有風險,但在勝利的可能性更高的情況下也不敢與敵軍拼死一戰,這不是名將所爲。

從戰略上來看,陸遜這三次勝利和諸葛亮北伐更沒得比。襄樊之戰勝了,東吳與蜀漢的結盟也破了,孫權不得不向曹操俯首稱臣;夷陵之戰爲的是防禦,東吳很被動;石亭之戰雖勝,除了向各方勢力秀一把肌肉外,並沒有起到壯大自身的作用。

況且,三次戰役中,陸遜都不是決策者。

反觀諸葛亮的北伐,每次都佔據主動權,諸葛亮本人就是策劃者和執行者,他在北伐中的價值遠遠超過陸遜在數次戰役中的價值,北伐的意義也比東吳的小打小鬧大得多,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雖然諸葛亮最終沒能通過北伐統一天下,卻轉移了內部矛盾、震懾了曹魏和東吳、穩固了蜀漢的政權。而且諸葛亮在北伐中的失敗,其實並沒大家想像中那麼大。

第一次北伐,因失街亭而撤,主力未損,還得到西縣千餘家;

第二次糧草不繼退回漢中,撤軍途中還斬殺魏將王雙;

第三次擊敗郭淮,得武都、陰平二郡;

第四次也因糧草供應不上而退,斬殺曹魏大將張郃;

第五次與司馬懿對峙於五丈原三個多月,諸葛亮身死,臨終留下的計策還嚇退了司馬懿,大軍從容撤退。

所以,陸遜雖是東吳數一數二的名將,但和諸葛亮真的不具有可比性。當然了,這並不是說陸遜不夠強,而是因爲他和諸葛亮所站的位置不一樣,可施展的空間沒那麼大,成就便也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