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5日,南潯區印發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和十方面民生實事責任分解的通知。

圍繞重塑“水晶晶南潯”,建設美麗繁華新江南,高質量打造湖州“開放東大門、創業新高地”創造性地抓好落實各項工作,確保全面完成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和十方面民生實事。

2020年南潯重點工作包括萬畝平臺大徵遷、推進100個城建項目、新增“大好上”項目超50個、引進大學生等各類人才1.38萬人、實現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等68項內容。

具體如下:

湖州市南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和十方面民生實事責任分解的通知

南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區府各部門,區直各單位: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責任分解》和《2020年度十方面民生實事責任分解》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和十方面民生事實納入政務督查重點內容,區政府將定期開展專項督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 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之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艱鉅繁重,做好今年政府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各鎮(開發區)、區級各部門要順勢而爲、乘勝前進,主動對標市委“一四六十”工作體系,全面貫徹區委“一一二八”工作部署,圍繞重塑“水晶晶南潯”,建設美麗繁華新江南,高質量打造湖州“開放東大門、創業新高地”創造性地抓好落實各項工作,確保全面完成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和十方面民生實事。

湖州市南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 年6月15日

附件1: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責任分解

一、溫建飛區長牽頭重點工作

1. 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堅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各項舉措,嚴密防範境外輸入風險,落實聯防聯控、精密智控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舉措,加大無症狀感染者排查防控力度。持續深化“專員+專班+專項”駐企服務機制,因時因勢推出更多穩企業保增長的政策舉措,以最大的力度和超常規的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區發改經信局、區公安分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列第一位者爲工作牽頭單位或彙總單位,下同)

2. 強化精準服務。全面落實疫情發生以來各級各部門出臺的各類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的政策意見,大力實施減稅減費減租減息減支措施,力爭全年爲企業減負降稅30億元以上。堅持政企同心,提振信心,共同克服疫情特別境外疫情對經濟帶來的重大沖擊和不確定性,千方百計解決企業及其關聯企業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金融辦)、區財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稅務局

3. 開展“喜迎高鐵、萬畝徵遷”攻堅行動。圍繞爭創國家級開發區,完成萬畝大平臺徵遷清零,頔塘北岸開發區北部園區改造2300畝以上;快速推進4平方公里南潯青浦合作園徵地拆遷和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高教產業園區、上海小鎮、高鐵新城板塊徵遷。

責任單位:區政府辦公室、區住建局、開發區管委會、南潯鎮人民政府、度假區管委會

4. 內挖外引增後勁。充分發揮“湖九條”“潯九條”政策牽引作用,積極探索“基金+產業”招商模式,引進產業項目200個以上,新增市認定“大好高”項目50個以上。

責任單位:區商務局、區發改經信局、區農業農村局

5. 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增長10%左右。從嚴管控政府性債務總規模,完成政府隱性債務年度化債任務,確保政府債務率保持在95%以下的綠色安全區。建立健全集中財力辦大事的財政工作體系,防止政策搞“碎片化”、資金撒“胡椒粉”。繼續把新增財力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實抓好每件“關鍵小事”。牢固樹立“政府過緊日子”的意識,最大幅度加大政府減支,一般性支出壓縮15%以上,日常公用經費和“三公”經費支出壓縮5%以上,力爭實現政府減支7000萬元以上,統籌用於疫情防控和穩企業穩發展扶持政策。聚焦公共資金、公共資源配置、政府性投資等重點領域,加強審計監督和政務公開。推進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完成“雙覆蓋”企業2家,新增信用評級2A級以上企業1家。

責任單位:區財政局、區審計局、區稅務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二、王劍峯副書記牽頭重點工作

6. 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全面推進舊館、石淙等9個省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新增耕地3000畝、建設用地復墾7200畝,力爭列入國家級試點項目3個。

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7. 強化土地要素供給閉環管理,新增工業供地3000畝以上。消化處置“五未”土地1000畝,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000畝,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700畝。

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發改經信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8. 高標準打好治水、治氣、治土、治廢四大攻堅戰,全力做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迎檢工作。

責任單位: 區生態建設指揮部、區生態環境分局

9. 建立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完成區固危廢收貯運一體化中心建設,推進重點工業企業危廢倉庫規範化建設提升,爭創“無廢城市”。

責任單位: 區生態建設指揮部、區生態環境分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

三、方科常務副區長牽頭重點工作

10. 實施“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新引進大學生等各類人才1.38萬人。

責任單位:區人力社保局

11. 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費用,奮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推進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80天”改革,小型項目壓縮至 45 天以內。全面實現個人和企業全生命週期“一件事”流程“最多跑一次”。深化“無證明區”建設,推動審批服務告知承諾制向全領域拓展。

責任單位:區政務辦(公管辦、跑改辦)、區發改經信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12. 建立安全生產分類分級監管體系,推進“無隱患”系列創建工程,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

責任單位:區委政法委、區應急管理局、區公安分局、區交通局、區消防大隊、區生態環境分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13. 深入推進重點羣體就業幫扶工程,新增城鎮就業3萬人、大學生創業主體375家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責任單位:區人力社保局

四、黃駱意常委牽頭重點工作

14. 加快交通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外聯內暢的大交通網絡,全力保障滬蘇湖鐵路南潯段開工。加快南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湖鹽公路改建、吳興至臨安公路新建、三新公路拓寬、吳興至臨安公路北延及南潯隧道工程等項目建設;力爭蘇臺高速、湖杭高速開工建設;織菱公路完成前期;確保湖山大道建成通車,打通南潯與吳江、桐鄉交界區域省際斷頭路。

責任單位:區交通局、交投集團

15. 深入開展新一輪城市開發建設,加快推進100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130億元以上。加快城市有機更新,全力推進頔塘未來社區、褚家漾舊城改造工程。高標準推進高鐵新城建設,啓動大象酒店及會展中心、太陽酒店及漁人碼頭、南潯中心高鐵新城CBD等新地標項目。着力打造一批慢行步道、休閒廊道,新增城市綠地40公頃、綠道20公里。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區科技新城管委會、城投集團、旅投集團

16.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打通風順路、直港路等4條斷頭路,啓動實施南林大橋改造工程。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交投集團、城投集團

17. 統籌推進小城市、中心鎮、特色小鎮發展,推進練市、菱湖打造美麗城鎮樣板,支持菱湖爭創省級小城市。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區發改經信局、練市鎮人民政府、菱湖鎮人民政府

18. 以“繡花”功夫抓好環境長效管理,開展人居環境衛生大提升行動,創建5個精細化管理示範鎮。實施7個老舊小區改造,培育5個“紅色物業”示範小區,完成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0臺。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區綜合執法局、城投集團

19. 加快“智慧交通”建設,新增公交線路3條、停車位2000個。

責任單位:區交通局、交投集團

20. 持續推進“三改一拆”,積極爭創省“無違建縣區”。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21. 加快推進南潯至練市農村公路景觀線,建設美麗經濟交通走廊132公里,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區。

責任單位:區交通局、交投集團

22. 加快推進新城吾悅廣場、佳源中心廣場、廣弘新天地等城市綜合體項目建設。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

23. 擴大住房公積金覆蓋面和受益面,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220戶以上。

責任單位:區公積金管理中心、區住建局

五、秦勝副區長牽頭重點工作

24. 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謀劃建設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引進千萬元以上農業項目100個,力爭市級農業“大好高”項目15個。提標改造糧食生產功能區8000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8萬畝。推動“標準地”向農業領域拓展。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農高區指揮部、區科技局

25. 持續推進2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加快打造萬畝紅美人柑橘、萬畝跑道魚、萬頭湖羊、十萬畝稻蝦等“四個萬”基地工程。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供銷社、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26. 落實生豬保供穩價措施,建成年出欄10萬頭以上現代化養殖場1家。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

27. 實施新一輪村級集體經濟三年強村計劃,村均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突破100萬元。爭創省級“三位一體+”集成改革示範區,提升強村公司運營水平,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家、家庭農場100家以上。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28. 完善“1+N”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推動“兩進兩回”,完成農創客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推廣“農情綠意貸”“兩美”農合貸、“糧農貸”等金融產品,新增涉農貸款3億元。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供銷社

29. 深入實施“千萬工程”,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深化版,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20個。建成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化管理系統,生活垃圾產生量實現負增長0.5%。加快推進南潯至練市農村公路景觀線。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

30. 咬定再奪“大禹鼎”目標,完成剩餘52個單元“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實施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改造,新改建污水管網15公里,確保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責任單位:區生態建設指揮部、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31. 繼續加大道路、工地等重點區域顆粒物管控,全面推進工業廢氣治理,確保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內,空氣優良率80%以上。

責任單位: 區生態建設指揮部、區住建局、區綜合執法局、區生態環境分局

32. 持續推進“百漾千河”工程,完成杭嘉湖北排通道後續工程前期工作,創建美麗河湖5個,整治圩區1萬畝以上,爭奪省第22屆水利大禹杯。

責任單位:區水利局

33. 持續推進存量宅基地盤活利用,爭創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縣區。推動鄉村治理“三治融合”, 創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2個。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

34. 實施高質量保障低收入羣衆小康生活工程,穩步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確保低收入羣衆動態清零。

責任單位:區民政局、區人力社保局

35. 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加快建設水晶晶頤養中心,實現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鎮級全覆蓋。健全殘疾人服務保障體系。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新建公益性安息堂2家。

責任單位:區民政局、區殘聯

六、單永傑副區長牽頭重點工作

36. 完成主要路口信號燈聯網聯控。

責任單位:區公安分局

37. 強化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提升綜治智慧系統、城警聯勤系統數字化水平,健全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打造“一門式”鎮級便民服務中心。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以“四清六化”爲目標,開展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排查“兩見底”行動,持續深化“四個秩序”專項整治,確保完成重大活動安保任務,平安南潯衝刺“十六連冠”。

責任單位:區委政法委、區公安分局、區綜合執法局、區政務辦(公管辦、跑改辦)、區應急管理局

七、沈培明副區長牽頭重點工作

38.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其中工業性投入增長20%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9%左右、9.5%左右;節能減排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統計局、區農業農村局

39. 堅持“抓大扶中育小推上市”,深入實施“新象新牛”大企業培育、“鳳凰行動”“雄鷹行動”,新增“新象新牛”企業及培育企業10家以上,實現“企升規”50家、股改30家。建立“專精特新”重點企業培育庫,打造一批細分行業“隱形冠軍”“單打冠軍”。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

40. 強化轉型提質。實施工業經濟“三千”提質行動,全力衝刺規上工業產值千億目標,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9.5%。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統計局

41. 出臺專門政策,引導鼓勵支持“三電一板”做大做強。支持電梯企業聯大聯強,拓展境外市場;支持電機、電磁線企業拓展研發應用領域、拉長產業鏈、擴大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支持木業企業抱團打造品牌,開展兼併重組,拓展境外市場,創新營銷模式,着力向整屋定製、綠色智能家居等產業鏈高端轉型。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商務局、區科技局

42. 培育發展數字經濟,建成市級以上數字車間、智能工廠10個,新增“上雲”企業1000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1%以上。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

43. 完善“高技術、高成長”企業等創新主體培育機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10家。與浙江大學共建智能驅動產業聯合研究中心,新增衆創空間8家、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2家以上。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

責任單位: 區科技局

44. 謀劃推進長三角水鄉旅遊城際軌道項目。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長三辦

45. 積極聯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強與吳江、青浦等地合作,加快推進長三角綠色智造聯動發展南潯青浦合作園建設。積極落實湖州嘉興一體化發展“五個一”標誌性工程,加快打造練市—烏鎮嘉湖一體化先行區。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長三辦、練市鎮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46. 同步推進小微企業園建設、招商和運營管理。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47. 堅持每季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完善急事難題“三長”領辦、項目“三率”評估、“五個一律”供地等機制,全力推進100個以上項目開工建設、60個以上項目竣工,確保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製造業投資均增長20%以上。實施省市縣長項目工程6個,確保落地率80%以上。聚焦省“2+6”項目清單,用好政策窗口期,全力爭取各類資源要素。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重點辦

48. 開展老舊工業區塊改造和廠房租賃業規範管理。運用好“畝產數字地圖”調度指揮作用,精準實施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政策,加快實現園區外無規下企業,力爭規上工業畝均稅收、畝均增加值分別增長15%、20%,推廣“標準地”信用監管模式。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商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統計局

49. 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力爭新增貸款100億元、“綠貸通”平臺註冊企業1200家。加強金融風險、企業“兩鏈”風險管控,妥善化解重點企業流動性風險、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

50. 加大節能挖潛力度,持續開展高能耗行業整治,緩解能耗瓶頸制約。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

51. 高標準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加快推進南潯·廣安扶貧協作產業園,着力打造浙川東西部扶貧協作樣板。加強同重慶涪陵龍橋街道對口支援、白山市江源區對口合作。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民政局

52. 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責任單位:區統計局

八、吳冠宇副區長牽頭重點工作

53. 加快推進“城南上海小鎮”項目,打造田園牧歌式康養住區。

責任單位:南潯鎮人民政府

54. 深入實施古鎮保護利用三年行動計劃,確保通過省級旅遊度假區考覈。推進張宅、蔣宅等古建築修繕,重建東園、極樂寺,啓動實施寶善街、栲栳灣水系恢復工程。加快實施洗粉兜等北部景區空間騰挪,謀劃推進古鎮商務會議中心、景區南出入口延伸、運河酒店等項目,完成絲行埭整治和古鎮劇場建設。加快旅遊產品創新和新興業態培育,引進精品民宿酒店 25 家,過夜遊客增長20%以上。提升線上線下營銷水平,穩步推進古鎮門票收費機制改革。

責任單位:度假區管委會、旅投集團

55. 推進旅遊發展全域化、優質化、特色化,遊客接待總人數增長10%以上。推進大運河黃金旅遊帶南潯段建設,實施運河含山保護開發、桑基魚塘保護利用、羊角漾田園綜合體、練市櫻花園等項目,開通南潯古鎮至荻港古村水上旅遊遊線。推動“十線十景十小鎮”向美麗經濟轉變,創成全域旅遊示範鎮1個、景區村莊實現全覆蓋。打造“舌尖上的南潯”,打響全羊宴、全魚宴、龍蝦宴等主題餐飲品牌。

責任單位: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區委宣傳部

56. 實施非遺活化工程,啓動全區文化資源普查,加快嘉業藏書樓、練市糧倉等文物活化利用,打響湖絲、湖筆、綾絹等文化品牌。啓動區博物館建設,支持民間力量興辦博物館。發展影視動漫、會展文創等特色產業,鼓勵和支持《潯商》等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10%。全面打造“一鎮一節”,持續擴大和孚魚文化節、善璉湖筆文化節、菱湖淡水漁都豐收節等活動影響力。

責任單位: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區委宣傳部

57. 統籌抓好學前教育擴容補短、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中教育加快崛起、職業教育工匠培養、高等院校加快推進等工作,爭創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省教育現代化區。開工建設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南潯實驗小學高鐵新城校區、褚家漾小學,完成新南潯高中主體工程,確保江蔣漾學校、慶同小學、橫街中學和8所新建幼兒園投入使用。以最大力度關心教師、培養教師、引進教師,全力打造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

責任單位:區教育局、交投集團、旅投集團

58. 健全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全面提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能力和水平。投入18億元提升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區人民醫院感染病區、區中醫院、練市人民醫院、雙林人民醫院、舊館鎮衛生院、千金鎮衛生院等公共衛生和醫療能力提升項目,確保菱湖人民醫院投入使用。加大高層次衛生人才引育力度,全面落實一線醫務人員關心關愛措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完善醫共體配套機制,支持二級醫院建立醫聯體,確保全區基層就診率、區域就診率保持在70%和90%以上。實施“健康南潯2030”行動綱要,建設健康鎮2個、健康村35個,爭創全國健康促進縣區。

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區人力社保局、區醫療保障局

59. 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辦好全國射箭賽、第二屆國際槳板賽等體育賽事。

責任單位: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區委宣傳部

60.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續做好睏難人員專項醫療救助。

責任單位:區醫療保障局、區民政局

61. 新建文化禮堂45個。

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九、費學梅副區長牽頭重點工作

62. 深化“三強一製造”建設,參與制訂國際國內標準12項,新增“品字標”企業10家、“浙江製造”標準10項,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2.7件。

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

63. 爭當滬湖綠色智造廊道橋頭堡,積極承接滬蘇產業轉移,力爭引進“專精特新”企業200家以上。

責任單位:區商務局、區發改經信局

64. 統籌駐外招商平臺和專業招商員隊伍力量,緊盯上海、蘇州、杭州等重點區域,辦好上海推介會、專題招商會、城市發展論壇等活動。圍繞合豐泰等旗艦型項目延鏈補鏈,力爭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批”的裂變效應。強化“留商也是招商”的理念,千方百計激活民資、用好民資,發揮南潯民資雄厚的巨大效應,旗幟鮮明地支持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對產業好、潛力大的優質民企加大要素保障力度。

責任單位:區商務局、區發改經信局

65. 全面落實“穩外貿十條政策”,引導和支持外貿企業穩市場、拓市場、搶市場,新增出口實績企業60家,確保出口市場份額不降低。做深做實“訂單+清單”監測預警系統,建立“政府+信保+銀行”合作機制,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加大海外招商和併購力度,力爭實到外資3億美元,新增境外投資項目7個以上。啓動服務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推動“標準地”向服務業領域拓展。

責任單位:區商務局

66. 出臺加快服務業發展新政,培育發展跨境電商、網紅經濟、中介服務、金融保險、科創研發等新業態,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

責任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商務局、區科技局、區市場監管局

67. 優化消費市場環境,新增放心消費示範單位189家,創建省放心農貿市場6家。

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

十、鍾其副區長牽頭重點工作

68.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提升跨部門跨領域綜合執法效率。

責任單位:區司法局

附件2:

2020年度十方面民生實事責任分解表

------------------------

來自:湖州樓市

可能是湖州最有誠意的房地產自媒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