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偉大聖明的皇帝康熙就留下了一個對清明公正的大臣的讚賞名譽,清官第一,而在將近300年時間的清朝歷史中,文武百官的官臣大臣數不勝數,其中被康熙的此項讚譽的清廉大臣更是不少,今天就要說一位曾經被譽爲清官中的第一清廉大臣,于成龍。

一、年少有志,勤奮好學

于成龍在年少的時候就非常的好學,不懂就問,對知識的追求更是比同齡人更高,由於從小就接受家中最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他的品性與性格非常的正直,于成龍總是給人一種剛正不阿的氣場。根據歷史書籍中的記載,他不經常與人談笑或者說話,但是他的才能和智慧卻引人注目,每天努力刻苦,做事行雲流水,再加上他的父親也是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人,所以當時他的父親也是主要指導于成龍的學習的人,後來民間也是流傳着于成龍一段學習中發生的一件有趣的故事,便能夠看出餘成龍的品性和才能。

二、一段往事,成就少年

當時于成龍還僅僅是一個乳稚未脫的少年,當時他的父親於時煌對他的兒子于成龍要求非常苛刻,不僅十分的嚴格,而且經常要求于成龍要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去讀書,讀各種書,讀透書,各種子,經,史,記來回閱讀,隨着時間的流逝和推移,于成龍在這樣的書香的薰陶下,逐漸成長,漸漸地,于成龍也是學富五車。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是讓聰明的于成龍感覺到十分的枯燥,終於在某一天,于成龍實在是接受不了這樣枯燥的學習生活,便將自己心中的煩惱,怨氣向父親傾泄,把書一合甚至將書甩給了他的父親於時煌,大聲地對他的父親說:“雖然這些書有成千上萬卷,但也僅僅只是侷限於四個字罷了”他的父親已經問其是哪四個字?于成龍回答道:仁義禮智,此時他的回答,卻讓他的父親感到了非常的震驚,甚至於時煌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年紀尚小但是思想卻是超前。

三、走上官道,恪盡其責

在1661年順治18年,于成龍懷着遠大的志向和抱負,以不爲溫飽爲志和勿丟天地良心的信仰,接受了當時朝廷的任命,在接到了命令後便出發前往非常遙遠的廣西,在廣西一個小小的縣城當縣令,然而當時的羅城縣才被清朝統治了不到兩年,當下的政治局面沒有得到十分的穩定,當時朝內也是有許多官員不願意主動申請到這個地方去當縣令,而當於成龍到達羅城縣政府時,也是被當時的羅城縣的情況震驚到了。一個堂堂縣令官府也僅僅只是由幾間破爛的茅草屋組成,一個縣城也僅僅只有幾家住戶,條件非常的惡劣,簡直是一片荒蕪之地。當他到達羅城縣時,他的屬下和官員有許多因爲疾病而死亡,還有的因爲接受不了當時的生活條件,一個個逃走了,然而於成龍卻下定決心,勤儉節約,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進行改革。

四,爲官清廉,享譽一生

由於當時的生活條件非同尋常的惡劣,他每天喫飯都是在一張由泥巴做成的桌子上喫的,而且還要蹲在地上。爲了節約糧食,每天僅僅只喫兩餐,有時一天也只是喫一餐,就是在這種十分困難的環境下,于成龍卻仍然恪守他的職責和他的心中所念。由於于成龍的能力突出,羅城縣的生活環境條件也得到了許多變化和改善。由於當時縣城由於貧困發生過許多盜竊案件所以百姓經常感到惶恐不安,而於成龍所實施的感化政策,也是對百姓的安撫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和效果。于成龍重視農業的生產,就大力實行了多勞多得的政策,改變了當時人們懶惰的習慣。

使人民受到了極大地鼓舞,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農業生產中。每年在田間巡行時,于成龍都會對當地的百姓和農民慰問,使得他在當地的百姓中得到了很好的評價,而且當地的百姓也是十分地擁戴他,在四川爲官時,由於當時經歷着戰爭,許多百姓因爲生活的困而苦民不聊生,于成龍便減少了當時的稅收,減少自己的花費,將省下的花費全部給老百姓了,有一次他的兒子從千里之外的老家來到四川看于成龍,頓頓給兒子喫的是青菜和豆腐,臨走時也只是將自己留了很久的一隻鹹鴨割了一半,送給了兒子,被後人譽爲最偉大的清官。康熙23年,于成龍在任上去世,一生也僅僅留下了一堆破舊的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卻讓後代首屈一指,記入史冊,譽爲清官第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