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日甲午戰爭開始後朝鮮半島淪爲日本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朝鮮半島的命運又被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兩大巨頭決定了它的未來。爲了謀劃遠東的利益,蘇聯在攻克德國首都柏林後勝利閱兵尚未舉行,斯大林便緊急從歐洲前線抽調25個師奔趕赴遠東。而此時的美軍正在太平洋上與日軍進行殊死搏戰,當中蘇邊境蘇聯卻集結200萬大軍,美國已攻佔沖繩島。蘇聯開始扶持它的小弟朝鮮勞動黨成立北朝鮮,而美國扶持它的小弟韓民黨李承晚在朝鮮南半島成了了大韓民國。北朝鮮在蘇聯的支持下不宣而戰率先挑起戰爭。

1950年6月25日拂曉,朝鮮內閣首相金日成在得到蘇聯領袖斯大林的同意後,下令軍隊越過38線對南韓不宣而戰。而毫無準備的南韓軍隊在北朝鮮軍隊的攻勢下一觸即潰,戰鬥僅進行了三天南韓首都漢城便淪陷。大韓民國軍事上的失利讓其背後的主子,美國極爲震怒。小弟不行只有自己親自操刀上陣了,美國操縱和蘇聯的退縮不作爲讓聯合國通過了美國代表的提議,美國組建聯合國軍干預朝鮮戰爭,搞笑的是作爲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並沒有在戰前得到朝鮮和蘇聯方面的通知,中國大陸與美國一樣,直到戰爭開始才得悉的。而在美國此次組成的聯合國軍中有一個現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派出44人的一個排參戰犧牲15人卻成了此次戰爭損失最慘重的國家。

這個出兵44個人的國家便是歐洲的盧森堡。盧森堡是歐洲大陸上唯一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大公國,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盧森堡國土面積2500多平方千米,人口50多萬,毗鄰法、德、比利時三個國家。因爲國土面積小,人口相對較少、1867年盧森堡宣佈成爲中立國,1948年起放棄中立、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朝鮮戰爭爆發後,盧森堡作爲北約的一員,它有出兵義務。出兵要根據本國的實力來決斷,我們來看一下盧森堡的常備軍事力量。

據統計盧森堡現在的常備軍事力量爲2100人左右,其中陸軍有900餘人人,由一個步兵營和一個獨立連組成,憲兵將近700人,另外還有警察500人,除陸軍實行三年志願兵役制,憲兵和警察爲招募制。作爲一個內陸國家其空軍和海軍的數量是極少的,國家的國土和人口也不允許它發展。盧森堡國土雖小,國內人口密集,憲兵和警察確實不可缺少,可是如此少的陸軍,說實話真有侵略者進攻的話估計也不會有多大的作用。出於義務或者自願,盧森堡派出了一個44人的加強排作爲遠征軍,跟隨美國遠征朝鮮半島。

雖然只有44人,但當時盧森堡的常備陸軍兵力只有550餘人,出兵人數佔總軍隊人數達到了百分之十二點五之多。在朝鮮戰場上盧森堡軍陣亡2人、負傷13人,傷亡數佔總數的34%。如果論傷亡比例的話,盧森堡在組成“聯合國軍”的各個國家中排名第一,也是盧森堡近現代史上損失最大的戰爭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