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9月,我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度,爲軍隊正規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授軍銜之前,也就是1955年4月至5月間,我軍的軍區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建國初期的6個大軍區發展爲了12個大軍區。在授軍銜的時候,12個軍區的負責人們基本上都參加了授軍銜,最高的軍銜是上將軍銜,而上將數量最多的是南京軍區,一共出了3位開國上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南京軍區的3位開國上將都是誰?

首先是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許世友是我軍著名的軍事將領,他不僅軍事才能優秀,而且具有着獨特的個人魅力。在紅軍長征中,許世友就曾擔任過紅四方面軍紅4軍軍長、騎兵司令部司令員等高級職務。到了全面抗戰時期,許世友最初在抗日軍政大學任職,後來被派到八路軍第386旅擔任副旅長,和旅長陳賡一起同事。不久之後,由於工作需要,許世友被派到山東地區工作,歷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旅旅長、八路軍山東軍區膠東軍區司令員等系列重要職務。

在解放戰爭時期,許世友還先後擔任過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山東兵團司令員,以及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在這一時期,許世友率領部隊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指揮了膠東保衛戰和濟南戰役,戰功非常突出。建國之後,許世友還參加了抗美援朝,出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一職。從朝鮮回國後,許世友被任命爲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後來隨着南京軍區的組建,許世友又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不久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其次是南京軍區政委唐亮。唐亮長期從事軍隊思想政治工作,在軍事生涯早期,唐亮跟隨紅一方面軍參加了長征,後來擔任過紅一軍團紅二師政治部主任一職。到了全面抗戰時期,唐亮一直在八路軍第115師任職,後來跟隨部隊進入山東地區,曾經擔任過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軍區政委,打開了濱海地區抗戰的新局面。抗戰勝利之後,隨着新四軍北上,併兼山東軍區,以及山東野戰軍的組建,唐亮歷任新四軍兼山東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和山東野戰軍政治部主任。

在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相繼成立之後,唐亮又擔任華東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在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很大成就。建國之後,唐亮還擔任過南京市委書記、華東軍區副政委等重要職務。後來,華東軍區改建爲南京軍區,唐亮被任命爲南京軍區政委。1955年9月,唐亮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最後是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葉飛。葉飛是福建南安人,出生於菲律賓,具有雙重國籍,非常特殊。在軍事生涯中,葉飛雖然沒有參加紅軍長征,但在南方開展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全面抗戰爆發之後,葉飛一直在新四軍任職,擔任過新四軍第一師第一旅旅長、新四軍第一師師長。抗戰勝利之後,葉飛率領部隊北上山東,後來擔任過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

後來,隨着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併,成立了華東野戰軍,葉飛又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員等重要職務,參加了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上海、福州等系列重大戰役。建國之後,葉飛最初擔任福建省委第二書記兼福建軍區司令員,後來隨着南京軍區成立,葉飛被任命爲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不久之後也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不過,葉飛擔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沒多久,隨着福州大軍區的成立,葉飛出任福州軍區首任司令員。

相關文章